“刘,我昨晚梦到你了,本来最近想裸辞回家修养的,我都和我妈说好了,结果疫情打乱了我的计划,想辞职都没得办手续。”
“做得好好的干嘛离职?”
“我觉得焦虑感太严重了......我入睡困难,情绪老是奔溃,去年也一直生病,即使不玩手机,也得熬到3点才睡得着,每天又6点半上班。”
这篇文章,我想写写我的高中好友,先说明一下好友是一名记者文编,6点半开始上班。
我认识了她9年,像她那么热辣开朗的性格,按理说不应该这般黯然伤神。
更让我难受的是这坏心情竟给她的身体带来这般严重的伤害。
我相信好友不是个例,甚至是现在年轻一代的缩影。
“佛系、丧、燃、创业、斜杠、小确幸、多元"这是社会给90后打的标签,看似极具个性的年轻一代,被社会赋予了太多期待。
但过得好不好,终究还是要从自己身上找答案。
1 愿你喜欢宅,也喜欢逛
好友平时比较宅,可能与从事文字工作有关。
“宅”一词从诞生之初就备受争议,实际上,“宅”不是一个物理空间,而是一个心理空间。
每一个宅行为的背后,有培养自己兴趣爱好,自我成长,享受独处的丰富内心世界,也有害怕社交、远离人群、懒。
但无论哪种,宅久了,出门都会变得困难。
一旦你的世界开始产生负能量,那就不仅仅只是糟糕的心情,还有被你无限放大的对恐惧的想象。
喧嚣的外面世界,或许会让你无处遁形,但偶尔转换场景,让脑袋放空,身体变得迟钝、木讷,慢慢将一切苦闷抛诸脑后,排出身外。
等到身体空余,外面世界的种种,又能重新为你点燃创作、自由、独处的璀璨世界。
所以,愿你喜欢宅,也喜欢逛。
2 愿你刚好遇见他
好友目前还单身,作为一个潮汕女孩,而且还是家里的老大,总免不了来自三大姑七大姨的催婚。
一边是面对激烈的社会竞争,一边是来自家庭催婚的压力,可想而知内心的焦虑。
前段时间,在美国PBS电视台的一部纪录片引起了不少关注,Leftover Women,翻译成《剩女》。
图片来源于《剩女》剧照
作品聚焦于三位单身中国女性,以纪实方式阐述了在“男大当婚,女大当嫁”的传统婚姻观下,个体婚姻选择的挣扎与无奈。
婚姻不是幸福的充分条件,也无法与爱情直接划成等号。
她们虽然承受着巨大的压力,但依旧决定以自己的方式寻找幸福。
或许我们做不到像那位律师一样,放弃家乡异国求学,但依旧可以选择自己寻找幸福。
然后在某个未知的时刻刚好遇见他。
3 找到适合自己的“野路子”
就像好友说的,因为疫情,怕辞了又找不到好工作。
这一幕很熟悉,这是所有职场人都会遇到的挣扎和突围。
人生没有虚度,每件事都是一种体验,努力是个态度,不需短期拼命,长期专注的做一件事才会有效果。
短期或许找不到好的工作,可是未来机会依旧很多,如果每走一步都如此摇摆不定,那人生会变得更加寸步难行。
每个人自有适合自己的生活方式,重要的是找到并坚持自己的路,即便是“野路子”。
对于自己的人生,别人的眼光没那么重要,成功也不再有标准答案。
所以别给自己太多的束缚,就像老一辈割麦人,再幸苦,一天下来拿个钱去买点酒,几个人喝着也能开开心心过日子。
一枚写公众号就想赚钱的小女人,底线忽高忽低,若想交流或涉及维权,可关注公众号“赤脚小孩”,联系本人,欢迎来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