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我是洁儿,自小我就是个喜欢读书的人。有时去同学家,我会拿着书不放手地阅读,同学都打趣我是“书呆子”。现在的我,也是每天都读书学习,不需要坚持,因为这就像吃饭一样,已内化为我的习惯。
尽管如此,我还是感觉到,自己在今年9月中旬成为精读打卡训练营的第一批天使成员,与SCW读书与演讲俱乐部的小伙伴们一起共读的这一决定是多么的幸运而又明智。通过两个半月对《说话的力量》和半个月对《拆掉思维里的墙》的共同精读,我的感觉就好像是在漫漫大海中望见了灯塔,茫茫黑夜中遇见了指明灯,我的生活也翻开了新的篇章——不仅努力在拆自己和他人思维中的墙,说话也越来越有力量。
在其他的共读营中,很少有人会在读后输出。即便输出,也大多是复制粘贴原文中的话,很少有人会去真正思考,更不要说结合自己的亲身经历了。这样,很难有什么深刻的感悟,打动人心的体会更是少之又少。
而在这个共读营,因为平台好,老师认真负责,大家的共同目标是从读书中提升思考和说话的能力,所以大家都很积极努力,学习氛围很浓。而且,只有全勤才有机会继续精读下去,因此大家认真思考、感悟得很多。很多情况下,你也可以从其他人的分享中获得启发,推动自己改进、更好地提升。
通过这三个月的精读学习,我认识到世界的根本是自己。要想有足够的安全感,不能依靠物质填充,要提升自己的能力,让内心强大,然后关爱、照顾身边的人,融入并回报社会。一旦确定一件事值得做,就应完全投入,全力以赴,活在当下。这样,既可以获得乐趣,也离成功更近一步。
同时,我也了解和学习了许多说话的技巧,这包括:讲述、叙述、表达、讨论、汇报和陈述,等等。从中学会了一些说话的基本思路:
首先,要明确目的,要达到什么样的效果,和听众的关系如何,做好充足的准备,提炼出恰当的主题;
接着,筛选事实,从不同角度找到事实细节,如果是双向或多向的讨论,留意对方的面部表情或者肢体语言,通过提问深挖对方提供的事实细节,筛选事实;
然后,深入思考,提炼出自己的观点,但不是自己说出,而是结合常识,以逻辑推导,让对方得出结论;
最后,如果是汇报,还要提供2个以上的建议,也就是改良措施,最好还能对建议进行相应的预测。
当然,以上是基本思路。还有许多的方法和技巧值得我们去刻意练习。
最大的收获便是我养成了一个很好的思考和说话的习惯:
1.说话前我会思考说话的条理性和逻辑性,打好框架,想清楚再说。在生活和工作中,我也从之前的不假思索地张口就说,之后再进行解释、补充,到现在尽可能一两次就能说清楚、明白,和思考的惰性说bye bye,沟通的效率大大提升。
2.与人争论或讨论时,我也会多角度思考,并会留意对方所筛选掉的事实,询问对方是根据多少案例得出的结论。因为很多情况下,对方的结论是以偏概全,这样一问,我就可以适时还击对方,屡试不爽。
3.我的人际关系也更和谐了。因为更好的倾听,并用垫子法做沟通的润滑剂,对方更能感受到我对他们的尊重以及同理心。同时,在聚会中,我也更能高谈阔论,活跃氛围了。随便哪个话题我都可以很好地参与并延伸,同时获取更多自己感兴趣的信息。
综上所述,我在这个共读营收获了更积极正能量的思维和生活方式,实用易行的口才训练技巧和方法,认真负责的老师和教练与一群可以一起前行的小伙伴。
——以上便是我在这三个月共读活动中的所感所悟。如果你喜欢我的分享,或有什么想与我们探讨的,欢迎在留言区留言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