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不觉间,在勇气读书会坚持打卡了21天,今天的最后一次读书笔记为我阅读的——吴非老师的《致青年教师》画上了完美的句号,其实这不是结束,而是为我开启了全新的教学生涯,感谢吴老师!
今天就在笔记上做些摘录,都是我最爱、最受启发的句子,下面是我对整本书的一个感悟与整理。
《致青年教师》是吴非老师的告别讲台之作,并且获评“最佳图书奖”。整本书给我的感觉就是真实、坦诚,所以比较打动我,让我对这本书爱不释手。
畅游在这本书中,感觉吴非老师在与你促膝长谈,将他30多年的教育教学经验与教训毫无保留地传授给你。他推心置腹,现身说法,告诉我们今天该如何做一名教师,吴老师用他30多年的教学经历做出了漂亮的回答,对照吴老师告诉我们的经验,我也开始反思自身的不足。
【做个有胸襟的教师】
吴老师说:“为了让学生胸襟开阔,你应先做个有胸襟的教师。”教师的胸襟也并不仅仅是表现在对待同事上,还表现在对待学生上。作为一名教师应该对学生有一颗宽容的心。学生们还是孩子,他们的认知程度还不那么得高,所以我们要抱着宽容的心态去拥抱他们,给孩子们犯错的机会,这样他们才会成长,才会进步。
亲爱的同行们,胸襟开阔,才会让自己温暖起来,让我们去温暖身边的每一个人,让一个个彗星的光芒灿烂绚丽!
【不要急】
吴老师说:“无论是对学生,还是自己的专业发展,好多事,都不要急”。“慢工出细活”,教育的一个重要特征就是‘慢’,我们应尊重客观规律,在‘慢’的过程中,我们可以专注于我们的专业发现,因为教师自身的专业发展也需要一个很长的时期,所以我们青年教师不要急,要戒骄戒躁。
在任何时候、任何人面前都要摆正自己的位置,我们是老师。多看看别人在做什么,多了解同行的思考,多看他们思维的长处。静下心来想想我们在追求什么?现在许多老师经常会问:我们的孩子怎么了?怎么这么浮躁?不可否认的是家庭、社会因素对孩子的影响,但作为教师,我们的身上就没有责任吗?为了明天的“不后悔”,今天就“不要急”。当然,教师的个人成长也是这样的道理,应该循序渐进,不能好高骛远。
【心里装着学生的心】
作为教师,心里装着学生还不够,心里更应装着学生们的心。如何装着学生们的心呢?我觉得应该如母亲般信任孩子,学会等待。
好的教育除了智慧,还在于有耐心,耐心地去了解他们,知道对于不同孩子,我们应该有不同评价。一个孩子的成长,要好多年,作为家长和教师,要有种树人那样的耐心,在平静中等待。
【尊重常识】
“十年树木,百年树人”,教育的一个特征就是“慢”,教育的“慢”是客观规律,必须遵守,不能绕过去,无论是学校、教师还是家庭,都不要揠苗助长,急于求成。
对于学生的教育如此,对于教师的自身发展亦是如此。在教师培养方面不可能求快,作为青年教师,不要对于自己现在的平凡感到懊恼,觉得我们的进步不大,进步是一点一滴积累起来的,不要丧失信心,脚踏实地地继续努力。
【不放弃理想】
诗人林庚先生说过:“诗的本质就是发现;诗人要永远像婴儿一样,睁大了好奇的眼睛,去看周围的世界,去发现世界的新的美。”我认为这句话也是教育箴言,值得我们一生记取。吴老师说,教育本身也是诗,如同每一位诗人都因为有梦有理想一样,有梦有理想的教师才能教育出真正的人,青少年需要有梦想的教师。
不管什么机缘巧合,当我们成为老师的那一天起,我们的唯一目标就是好好教书,可是当今这个社会太现实,不得不使我们为了晋级等现实原因,做着不愿意做的事情。仔细想来,什么都没有自己的本职工作重要,因为教学是我们教师的根,如果我们变得都这么现实,教出的学生该有多么的现实!看着那么多同行,跪倒在“馒头”前,吴老师说,他无权干预他们的选择,即使什么都看透了,也不放弃理想,我很赞同,我们不能放弃理想,不能放弃做教育工作者的初心。
【播下一粒善良的种子】
“俗话说种瓜得瓜,种豆得豆。”今天,我们为孩子播下一粒什么样的种子,明天孩子就会开出什么样的花。那么为人师者要在孩子的心底埋下一粒什么样的种子呢?那就是“善良”。
有人说“把学校教给的知识忘记,剩下的才是教育。”无论多么重要的知识,除了生活或工作中,会用到的以外,很多都会随着时间的流逝而忘记,可“善良”是不会忘记的。他在人心底的某个角落,年龄越大,善良的种子就会发芽,所以我们作为教师,应该在学生心里播种一粒善良的种子,不要让学生被现实这个社会所污染。
从最初的稚嫩笔触到现在的得心应手…
感觉自己进步很大,在勇气读书会里认识了很多优秀的老师,可以让我向他们看齐,但任重道远,我还会继续努力!期待我的下一本书的读书笔记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