起初,神创造天地。
地是空虚混沌,渊面黑暗; 神的灵运行在水面上。
神说:“要有光。”就有了光。
神看光是好的,就把光暗分开了。
神称光为昼,称暗为夜。有晚上,有早晨,这是头一日。
——《圣经》旧约.创世纪
在人类文化中,光明代表着正义和美好,而黑暗象征着邪恶与丑陋。人们喜欢光明,愿意待在光亮的地方;人们讨厌甚至畏惧黑暗,不喜欢身处黑暗的环境。
同样的,光明与黑暗的表现颜色——白色与黑色,在人类社会中也有着截然相反的象征意味:白色象征着神圣、善良、纯洁,所以医生、护士、牧师身穿白色衣服,人类住所的主色调是白色;黑色象征着邪恶、恶意、污秽,所以人们常用黑来形容不好的东西:黑社会、黑幕、黑手、黑店……无论在现实生活,还是在历史文化中,对光明的偏好及对黑暗的反感都极其普遍,成为了世界不同文明的一个通用符号。
人们通常认为,这种对光明黑暗的喜好偏差,源于某种历史文化现象,或是一种社会心理学现象。殊不知,这种偏好有在人类文明诞生之前的就有了——源自于我们几百万前的祖先,甚至我们祖先的祖先,源自遗传在我们基因中的本能。
喜欢光,厌恶黑暗,是人类的天性
食草动物有一个特点:白天觅食,晚上休息并避开猎食者。食肉动物刚好相反,大多白天休息,晚上狩猎。在漫长的进化过程中,食草动物对白天(光明)和夜晚(黑暗)形成两种印象:白天意味着能够活动、能够吃东西,是好的经历,是良性刺激;夜晚意味着东躲西藏、担惊受怕,是令人讨厌的经历,是恶性刺激。趋利避害是生物的基本能力,长此以往,这种印象便刻印在基因里,成为生物的一种天性(本能)。
人是从猴子进化来的,准确地说,是一种名叫森林古猿的猴子。大约在3000万年前,森林古猿出现在地球上,经过了近三千万年的漫长进化,直到约5万年前,才变成了和如今的人类相差无几的模样。
森林古猿生活在危机四伏的森林中,是各种猛兽捕食的对象,和其他食草动物一样,也过着白天活动、夜晚躲避的生活。在之后的几千万之中,人类也一直遵循着这种本能。到了石器时代,人类掌握了生火和制造工具的记忆,然而夜晚仍然要居住在洞穴或房屋里,躲避黑暗与危险。火的出现,进一步强化了光明在生存中的意义:火光驱赶了黑暗,也驱赶了隐藏在黑暗中的野兽。而随着人类文明的孕育和繁荣,光明与黑暗的这种本能逐渐沉淀下来,演变成一种文化符号,一种文明特征。
光对生物圈的绝对重要性
除了上面提到的动物行为学机理,光对人类乃至地球上所有生命意义还远远不止如此。
我们常说,水是生命之源。但其实,光才是——光是整个地球生态系统的能源,地球上99.99%的生命物质都是由植物的光合作用制造的。而这些生命物质,是食草动物赖以为生的食物,而食肉动物有依赖着食草动物。假如太阳消失,地球上所有生命都将灭绝——只剩极少数不依赖光存活的微生物。
光合作用是植物的特有的本领,这已经是常识了。被人所忽略的是,动物也能利用光的能量,会收到光照的极大影响。最典型的例子就是爬行动物(冷血动物),它们非常依赖太阳光的能量,必须要通过晒太阳升高提问,提高运动能力——没晒过太阳和晒过太阳的爬行动物,就跟赛亚人变身前和变身后一样是两种状态。长时间晒不到太阳,爬行动物还会患病,甚至死亡。
人类虽然是恒温动物,但是光照对人类同样有巨大的益处。光照能促进人体新陈代谢,能触发人体内某些化学合成的开关(比如说晒太阳促进维生素D合成),并能使人体处于某种“激活”状态。研究表明,光照对人体产生较多有益影响,这种影响深入到细胞层面。正是因为有这些良性刺激,人呆在光明的环境中会感觉到更加舒适,尤其是自然光环境。
不过,黑暗对我们也不可或缺
人类的生理行为是有周期性的,也就是所谓的“生物钟”:到了晚上,我们会犯困;到了吃饭的时候,我们的肠胃开始活跃。假如生物钟紊乱,日夜颠倒,其后果是非常严重的,相信有过因为经常熬夜加班而把身体搞垮了经历的人对此会深有感触。
昼夜的更替是生物钟的一个重要开关。每当昼夜交替,光暗轮回,我们的身体会启动两套完全不同的“运行系统”——从高能耗转到低能耗,从80%的CPU运行率降到30%的运行率。如果没有了黑暗,那么人体内许多开关就会难以启动甚至无法启动——绝大多数人开着灯很难入睡,这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
因此,虽然不喜欢黑暗,黑暗对我们来说却不可或缺。而且,身处寂静的黑暗之中的我们,有时反而能远离喧嚣,感觉到前所未有的放松和宁静:你的身体在告诉你,该好好睡一觉了,亲。
所以,信仰圣光吧!愿圣光与你同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