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树寒梅白玉条,
迥临村路傍溪桥。
不知近水花先发,
疑是经冬雪未消。
[注释]
1迥,远,距离远
2傍,靠近
3发,开放,指花儿绽放。
[鉴赏]
这首诗立意咏赞早梅的高洁,但作者并没有发一句议论或赞语,却将早梅的高洁品格和诗人的赞美之情刻画出来。
“一树”实为满树,形容花开之密集而缤纷,“寒梅”指花开之早,在冬末春初的寒冷季节,紧扣“早”字,“白玉条”写出梅花洁白娇美的姿韵,像一块白玉似的晶莹醒目,这是对梅花外貌的描写,有形有神,令人陶醉。
“迥临村路傍溪桥”,花草本无知,不会选择生长环境,但这里诗人在真实的景物中,融入人的思想意念,仿佛寒梅是有意远离村路,而到偏僻的傍溪近水的小桥边,独自悄悄开放,这就赋予早梅以不竞逐尘世,无哗众取宠之心的高尚品格。
梅与雪常在诗人笔下结成不解之缘,如许浑《早梅》诗云,“素艳雪凝树”这是形容梅花似雪,而张谓的诗句则是疑梅为雪,着意点是不同的。
王安石的“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也是先疑为雪,只因暗香袭来,才知是梅而非雪,和此篇异曲同工,张诗从似玉非雪,近水先发的梅花着笔,写出了早梅的形神,也写出了诗人探索寻觅的过程,并且透过表面,写出了诗人与寒梅在精神上的契合,透过转折交错,首尾照应的笔法,自可领略到诗中悠然的韵味和不尽的意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