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三、换大米,换面
当地人并不十分喜欢吃米饭,更没有天天吃米饭的习惯;尤其出力干活的青壮年农民,经常报怨吃米饭不耐饥,影响干活。
乡人吃大米捞饭,更像是改善伙食,必然开荤;他们称作:肉刨捞饭。仅对此种饭的称呼,就可见关中农家人的豪爽与痛快。
农家吃米饭,常就的荤菜,是大肉、豆腐和粉条、白菜一锅熬;既简单又实惠。肉片炒菜,也没有南方人那么麻烦,主要是肉炒洋芋丝或洋芋片、或肉炒莲菜片、或肉炒蘑菇等。或者大块红烧肉炖红芋、熬萝卜。
沣河流域上游,自己种植的麦子吃面食,并不够吃。说起来奇怪,可能是小麦习性耐旱的缘故,沣河流域的水田,冬季小麦的产量都不高;好的不过三四百斤,最好的不过五六百斤;质量也一般。
沣河流域的关中人,自来的日常习惯喜欢吃酵面馒头、软面锅盔;还有肉臊子拌宽扯面、以及麦面皮子。
自家出产的那点麦子,磨面粉不够吃;从很早时起,个别人就与附近单位工厂的南方人私下交易,用大米换面粉。这就是换大米;也称换面。
秦岭北面的山沟和山麓,有许多国家机关单位,现在基本都转为民用。说起换大米,现在三十岁以上的人都不陌生;即使没有换过大米,也都知道有那回事。
著名小品演员郭达的成名作,就叫《换大米》。后来,又上了元旦晚会和春晚,说的就是粮食市场开放后、沣河流域上游、长安县南部一带的农民,到西安用大米换面粉的故事。
二十四、换大米也有小产业链
米和面之间差价,各个时段有所不同。其实很早以前,当地个别农民与附近单位的职工之间,就有这种交换和交易;即使粮食市场没有开放的时候,也存在黑市行情。但我记得的情况,都是八三年以后的事。
一袋大米兑换一袋面粉,以五十斤对五十斤;面粉找大米2元、3元、5元、8元不等。有时候、也是行情最好的时候,是一换二;即一袋五十斤优质大米,直接兑换两袋八五标准粉。郭达的小品,讲的就是这种行情。
普通人家换大米,皆缘于自家的麦子不够吃。但大部分人家没有闲余劳力,没有时间去单位、县城或西安兑换大米;这样就出现了中间商:换大米的贩子。
某项交易,一旦有了效益,就会形成相应的产业链。主要因为,沣河流域的大米、尤其家乡附近的东大米、草村米和大口米;质量和口感特别好。
前面说过,当地人务稻子,是用截渗水浇灌;土地为古沣河很早以前的淤泥沉积地段,十分肥沃;加之生长期长达六个半月,大米味道特别独特。
西安许多单位的南方人,都喜欢吃沣河流域上游一带的大米。因此,当地长年就有许多贩子,专门以换大米、赚差价为生。
可能有的无良商贩,为了实现自己的利益最大化,真的会给大米中掺砂子;郭达的小品,也透露出这种现象的信息。
但前面已经讲明:如果在土场上晒稻子,米中的砂子相对会少一些;但后来,在水泥地面的院子或楼顶晒稻子,米中的砂粒,反而会更多。米中含有多少砂粒,与碾米机的先进程度更有关系。
二十五、换大米曾是一项家务劳动
我自上中学起,就会换大米。一辆崭新的加重飞鸽自行车,后架上可以带三袋面粉:先用绳子把两袋面粉齐腰、稍偏一拴;长的一端,向下挎在自行车后架上;短的一端向外掰开,顶头上平放一袋,如此特别稳当。
只要有利润,就会想更绝的办法:有的大米贩子,加重自行车前后都能驮,最多可以绑四袋或五袋、或七袋;运到西安用大米换面,来回倒腾、赚差价。
闲言少叙。每月总有一个礼拜天,我就到离家十几里的618研究所、203研究所、或西边惠安化工厂的家属区去换大米。家属院的当家阿姨,她们可能吃过亏、上过小商贩的当;所以,都很乐意和学生打交道。
大米商贩,毕竟有诈;不是短斤少两,就是用旧年的陈大米掺假。往年的陈大米,吃起来不是很香。并且,单位的职工,还提前约定下次的交换时间;就像郭达的小品里说,基本家家都有自己的老客户。
每换三袋面,给家里留两袋;余一袋带到学校交给食堂,是我一个月的口粮。换三袋面粉,有时可以找回十几元钱的差价。用这点钱,顺便在集市割贰斤肉、买点菜;礼拜天,顺便为回家的学生打牙祭。村里许多家庭,也都是这样。换大米找差价所余的几块钱,是我在学校一个星期的菜金。
二十六、粮食产量及其它
沣河流域上游一带,土地肥沃,灌溉方便,水稻产量一直很好。即使在河滩沙石窝开垦的薄田,只要水肥跟足,产量也可以达到三担左右。
勤劳的乡民只要精心耕作,一般情况下,正份土地的亩产量,都能达到四担,即800斤以上;自然,还有更好的。
夏季小麦的亩产量,虽不是很高;但也能达到三百至五百斤。秋夏两季加起来,关中每亩粮食的年收入,当在一千二百斤至一千五百斤之间。
当地公购粮的任务,基本就是夏季的收获将够的样子。就是说:秋季的粮食,基本是沣河流域上游水稻产区农民的纯收入。可谓富足之地。
再算一笔细账。农村改革之后,当地各村人均分到的土地;如果算上承包地、自留地、河滩地、秧苗地、场地、旱地等等,都在一亩以上;有的村子,人均土地可以达到一亩半到两亩之多。
其中的河滩地、旱地,是历年来以生产队为单位,由社员自发开垦的土地;这些土地与自留地、秧苗地、场地等土地,应当不在公购粮任务计算之内。
公购粮任务的摊派,究竟原则如何?各地的情况和标准不尽相同。其中差异,可能只有农业管理干部天外汉先生能够说得清楚。
地,还是这些土地。奇怪的是,至今,我依然听到困难时代的可笑事例。
比如年长的人经常说:困难时代,每年到青黄不接的四五月间,就必须采摘冬瓜树叶、洋槐树叶和洋槐花、榆树叶;或挖野菜、掏青莲藕与面粉或大米煮在一起,当粮充饥。
这种粮菜混合的稠稀饭,也叫菜拌汤。这类树叶和野菜略带清香,曾被外地更困难的逃荒者视为佳肴。以吾村为例,同样的土地现在养一千口人,还挺富足;而当年只有约五百多人,却养不过来;着实费解。
为此,我经常讨问当年的生产队长常富叔;他总笑着说:这些事,最好去问你奎叔吧。生产队时代,奎叔的偷懒出了名。
据说,每到上工,奎叔常常肚子疼,他每天要拉许多泡屎;后来,逼得队长派人去验看他究竟拉没拉下粪便。从此,奎叔的肚子疼就传为偷懒经典。
但农村改革之后分田到户,他们都成为务水稻的把式;都是当地出名的高产户。此例见证:粮食产量的时代差异,对生活产生巨大影响;最主要因素在于:农民劳动的积极性。看来,当年那场农村改革运动,势在必行。
唐都浪子《草村产业纪事》之:务水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