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宝昨晚忧伤地对我说,“妈妈,我怎么才能知道别人的心?我怎么才能知道他们是怎么想的?”这个问题我不知怎么对孩子说,我明显地感到小宝低落的情绪,也体会到孩子对朋友的渴望,还有讨好人性格的使然。我知道我教育孩子一定有我自己认知能力的缺陷,我还是说了。“感同身受,做你自己。”
“那要怎样做呢?”
“用你的心去体会,假如是你,你会怎么做,你的朋友也会怎样做。你要成人之美,就要帮助他,你会收获别人的感激,你心里也会很开心;你要与他竞争,你就要赶快行动,快人一步,领先一路。”
“我想交许多朋友。”
“交朋友,慢慢来。没有乞求得来的朋友,也没有承诺得来的朋友。朋友是志同道合的伙伴,是你认定可以深交的人,是经过时间考验的人。对待朋友真诚友善,要有一定粘性。这个就需要自己来摸索,自己去交往,去维护。妈妈也会尽量给你创造条件。”
我知道我何尝不是这样的感受,我也总是处在这样一种非常尴尬的境地。孤单惯了,就习惯没有朋友。什么也是一种习惯,习得习惯就会轻车熟路,没有习得就会焦虑不安,这是人之常情。我知道我一直走在结交朋友,失去朋友的路上。我会给孩子隐瞒我一部分真实的情况,我告诉孩子的,她未必会成为准则,她也许会有参考,她会有自己的想法,她一定是有我的影子,她一定也会是她自己。
孩子,我只能教给你我的认知,不能超越自己。而我希望你能用自己的眼睛和心灵去感受这个世界,你会有所收获,有所改变,你一定会对这个问题有自己喜欢的理解。愿你们开心快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