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悔没用,成长最重要。
在初高中的时候,关于学习方法,我听到最多的就是一定要拥有一个错题本,平时练习、考试出错的题都会抄到这个本子上,然后定期复习,记住这些错误,这样就可以避免再出错。
回顾自己为什么成绩提高的很慢,多数时候考的都是不上不下、不喜不悲的分数,一直都是普普通通,却又不甘于平凡。考不好的当天晚上必定会难过后悔,然后下定决心下次一定要考好,关于这个“好”的定义是什么也没有,要实现目标的具体的策略也没有,就只是期待下一次下一次,假想再给我一次机会一定会考好,然而第二天就把眼泪忘了,继续埋头用之前错误的方式学习,错的问题不分析不记录,就会忘记错在哪,下次遇到还会照样错。
这就是看上去一直在努力,但是没有进步的原因。我从来不追溯错误的本质,失败了就想的马上逃避,期待这件事快点被人忘记。不用说下次一定还是同样的结果。
那时候一直在想如何才能打破自己的恶性循环?
就现在的不良习惯找到了一些原因:
1.自尊心太强好面子→害怕出错和失败,不敢面对错误
2.误把“失败是成功之母”作为人生信条,没有享受到学习带来的正面反馈
3.目标定的一大堆,最后几乎都完成不了,然后变得没有目标,顺其自然
4.拖延
5.不专注,80%的时间花在了20%不重要的事上
上大学之后错题本这个成长工具好像消失了,没有记录和复盘拿什么与自己的过去做审视,大脑非常不可信,不要设想自己能凭空记住所有错误。
再痛的记忆,都要记录;再小的错误,都要记录。因为越小的错误,越容易改正,如果不记录,这个错就白犯了。
很多错误不是临时发生的,它是我们的思维和做事习惯导致的。也就是说,根本就不可能通过口头提醒自己“你要认真,你不要犯错”来改正,一点都不起任何作用。
《穷查理宝典》里说过一种思维,叫作逆向思维。“我只想知道将来我会死在什么地方,这样我就不去那儿了。”
避免可预知的全部失败,是否就能走向成功,不能确定。
但是成功地绕过那些错误的坑,绝对可以更少地浪费精力和时间,用更小的代价去成长。
未经审视的人生不值得过。——苏格拉底
改正懒惰,每天反省真实地记录自己说过的话,犯过的错误,不要让自己的成长偏离轨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