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省作为华夏文明的发源地,自古就孕育了十分深厚的人文底蕴和历史文化,再加上境内自然资源较多,山水相映成趣,自古就流传着“湖南十分美,湘西占九分”的美誉,湘西文化也是富有盛名。在湖南省的众多古村镇来说,凤凰古城和芙蓉古镇是最有名气的,不仅充满着古朴气息,还充分继承了当地特色文化,多年来游客不断。但这里还有一个古寨知道的人并不多,名为苦竹寨,是在唐宋时期就已存在。
苦竹寨在明清时期最为繁荣,是湖南明清时期最为繁盛的市集之一,由于水路较为发达,水运交通成为这里和外界联系的唯一途径,苦竹寨已有一千多年的历史,而后面专家在这里又发现了旧石器时代人类活动的踪迹,使这里更具神秘感和历史感,苦竹寨地理位置较为特别,周边不仅邻近于幽深峡谷,而且由于地势险要,这里自古还是兵家必争之地,被称为“剑阁咽喉之地”。
影视作品《七十二层奇楼》相信很多人都看过,里面有一个这样的场景:古村中的人外出,都是行走于板凳之上,只有到夜晚时,才会脱离板凳行走于地面上。这一现象也引起了很多人的关注,都想探究板凳村是否是真实存在的,但是其实板凳村这个习俗是南派三叔虚构的,而板凳村所在的村子其实是真的存在,它就是苦竹寨。
虽然白天需在板凳上行走的习俗是虚构的,但是是这里的夜晚却是十分特别,入夜的时候,这里家家户户都会点亮红灯,置身于其中,仿佛就是灯光的海洋,这是因为以前有红军在晚上路过这里的时候,村民为了方便他们赶路,便自发地照亮回家的路,之后便在形成了这样一个习俗,这也是就是歌谣《门前挂盏灯》的由来,一直被传唱至今。
苦竹寨是湘西地区现存最为完整、古朴的古镇,当中居住的村民大多都是土家和苗族人,因此这里的民居房屋建筑业大多以吊脚楼和封火墙为主,不仅有利于抵挡火灾,其坚固性也是数一数二的,是很典型的明代民居群,而古集市、老码头、逍遥窟、万花筒等都是非常值得一去的景点。
苦竹寨因此也被誉为湘西的“平遥”,由于各种艺术文化的繁荣发展,这里也留下了许多古戏楼茶楼和商铺,还有许多故居和纪念馆,与纪念馆相对的就是名人桥了,因为其中又坐落着五座山峦和三水相绕,形成难得一见的五龙聚首之景,这种情景还被誉为“五龙捧圣”。
苦竹寨千年来一直保留着最为原始的生活状态,随着时间的变换,许多人都将这样一个古寨遗忘在峡谷之中,在古文化中“苦竹”代表的就是“两面都是高山”,这是一个被高山包围的古寨,不仅能够浏览到万丈沟壑之景,还能感受悬崖、山峰的恢弘气势,游客都说这里是体验湘西文化的最佳去处,并且距离张家界武陵源只有2小时的车程,很适合自驾游旅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