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教育是生活的需要
【俞吾金:1、教育作为生活的必需】
一、生活的更新通过传递【1、通过传递,生活得以更新】
生物和无生物之间最明显的区别,在于前者以更新维持自己。【生命体与非生命体最显著的差别,在于生命体通过更新来保持自身。】石块受击,它抵抗。【一块石头在受到击打时,只是一味承受。】如果石块的抵抗大于打击的力量,它的外表保持不变。【当它的承受能力大于受击打力度时,它就维持在外形上保持不变。】否则,石块就被砸碎。【否则,它就会被打碎成小块。】石块决不会对打击作出反应,使它得以保持自己,更不会使打击成为有助于自己继续活动的因素。【石头永远不会试图作出反应,从而在抗击打时维持自身,甚至让这个击打变成促进它自身下一步行动的一个有利因素。】虽然生物容易被优势力量所压倒,它仍然设法使作用于它的力量,变为它自己进一步生存的手段。【尽管生命体轻易就会被不可抗力打倒,但仍然会试图把作用于它的能量转化为帮助它进一步生存下去的手段。】如果它不能这样做,它不只是被砸得粉碎(至少在高等生物是这样),而且不成其为生物。【如果它做不到这一点,就不只是裂成小片(至少就比较高级的生命形式来说是这样),而是不可能作为生命体再存在下去。】
只要生物能忍受,它就努力为它自己利用周围的力量。【只要生命体持续下去,它就会想方设法为自己的利益而运用周围的各种能量。】它利用光线、空气、水分和土壤。【它使用光、空气、水分和土壤。】所谓利用它们,就是说把它们变为保存它自己的手段。【所谓使用它们,是指把它们转化为保持它自身的手段。】只要生物不断地生长,它在利用环境时所花费的力量得大于失:它生长着。【只要它正在生长,它利用环境所耗费的能量就大于它回馈给环境能量;它在生长。】在这个意义上理解“控制”这个词,我们可以说,生物能为它自己的继续活动而征服并控制各种力量,如果不控制这些力量,就会耗尽自己。【如果从这层意思上去理解“控制”一词,那么就可以说,生命体能够为自身的持续活动而抑制和控制各种能量,否则,它自身就会被消耗殆尽。】生活就是通过对环境的行动的自我更新过程。【生命是一个通过作用于环境以实现自我更新的过程。】
在一切高等生物,这个过程不能无限期地继续下去。【在所有比较高级的生命形式中,这一过程不可能永无止境地持续下去。】过一段时间,它们就要屈服,就要死亡。【假以时日,它们就被压垮了,死亡了。】生物不能胜任无限期自我更新的任务。【生物无法担当起永无止境地更新自我的任务。】但是,生活过程的延续并不依靠任何一个个体的延长生存。【然而,生命进程的持续性并不依赖于任何个体存在的延长。】其他生物的繁殖不断地进行着。【其他生命形式持续不绝地繁衍着。】虽然,正如地质学的记录表明,不仅个体而且物种都会消灭,但生活过程却以越来越复杂的形式继续下去。【并且,尽管如地质学记录所显示的,不只是个体,就连物种也会灭绝,但生命进程仍以各种日益复杂的形式持续着。】随着某些物种的消失,更加适合利用它们无法与之斗争的许多障碍的生物诞生了。【随着一些物种逐渐消亡,新的生命形式出现了,它们更能适宜于运用它们无力反抗的各种阻碍。】生活的延续就是环境对生物需要的不断的重新适应。【生命的延续,意味着环境反复地重新适应生命有机体的各种需求。】
我们上面所讲的是最低等的生活,把它当作一种物质的东西。【我们已经论及最低级的生命形式——作为一种物理事物而存在。】但是我们使用“生活”这个词来表示个体的和种族的全部经验。【但是,我们使用“生活”一词来表示所有范围的经验,包括个体的和种族的。】当我们看到以《林肯传》命名的书时,我们并不指望里面有一篇关于生理学的论文。【当我们看到一本名为《林肯传》的书时,我们并不会期待在其中能够找到一篇有关生理学的论文。】我们期待有关于社会背景的叙述;有关于家庭的环境、情况和职业的描写;有关于性格发展的主要情节;重大的斗争和成就;个人的希望、爱好、快乐和苦难。【我们料想它有对社会历史背景的记述;对早期环境、家庭条件、家人职业的描述;对性格发展中的主要事件的阐述;对具有标志性意义的奋斗和成就的描写;对这个个体的希望、品味、欢乐和苦难的描写。】我们以恰恰类似的方式讲一个原始部落的生活,雅典人民的生活,美国民族的生活。【我们也以极为相似的形式,谈论一个原始部落的生活、雅典人民的生活、美国国民的生活。】“生活”包括习惯、制度、信仰、胜利和失败、休闲和工作。【“生活”涵盖了各种习俗、制度、信念、成败、劳逸。】
我们以同样丰富的含义使用“经验”这个词。【我们也在同样充满意义的程度上使用“经验”一词。】通过更新而延续的原则,适用于最低的生理意义上的生活,同样适用于经验。【“通过更新来延续”这一原则,既适用于纯粹的生理学意义上的生命,也适用于经验。】就人类来说,信仰、理想、希望、快乐、痛苦和实践的重新创造,伴随着物质生存的更新。【对人类来说,各种信念、理想、希望、快乐、困苦及实践的再创造,都是随着物理存的更新而实现的。】通过社会群体的更新,任何经验的延续是实在的事实。【任何经验,通过社会群体的更新而得以延续,这是一个毫不夸张的事实。】教育在它最广的意义上就是这种生活的社会延续。【教育,在其最广义的层面上,就是这种生活的社会性延续的手段。】社会群体的每一个组成分子,在一个现代城市和在原始部落一样,生来就是未成熟的,孤弱无助的,没有语言、信仰、观念和社会准则。【无论在现代城市里,还是在原始部落中,一个社会群体中的每一个组成要素生来都不成熟,无力无援,没有语言、信念、理念或者社会规范。】每一个个体,作为群体的生活经验载体的每一个单位,总有一天会消灭。但是群体的生活将继续下去。【每个个体,每个单位,作为其群体的生活经验的载体迟早会消逝;但这个群体的生活仍然会延续下去。】
社会群体每一个成员的生和死的这些基本的不可避免的事实,决定教育的必要性。【在一个社会群体中,每一个成员都有生有死,这些根本的、无法回避的事实决定了教育是必要的。】一方面,存在群体的新生成员——集体未来的唯一代表——的不成熟和掌握群众的知识和习惯的成年成员的之间的对比。【一方面,群体中的新生成员们——群体将来唯一的代表们还不成熟,而成年的成员们则十分成熟,拥有关于群体的知识和习俗,这两者形成了鲜明的对照。】另一方面,这些未成熟的成员有必要不仅在形体方面保存足够的数量,而且要教给他们成年成员的兴趣目的、知识、技能和实践,否则群体就将停止它特有的生活。【另一方面,新生的成员们不仅有必要保持足够的个体数量上的优先,而且有必要被引导到成年成员们的利益、目的、信息、技能和实践上去,不然,这个群体富有特色的生活就将中止。】甚至原始部落,成人的成就也远远超过未成熟的成员如果听任他们自行其是所能做的事情。【甚至在一个原始部落里,成年人的造诣也大大胜于不成熟的成员们自食其力所能达到的造诣。】随着文明的发展,未成熟的人本来的能力和年长者的标准和习惯之间的距离扩大,仅仅身体的成长,仅仅掌握极少生存的必需品,还不能使群体的生活绵延下去。需要审慎的努力和周到的耐心。【随着文明的提升,未成熟的成员们的诸种原创能力和长者的规范、习俗之间的差距被扩大了。单纯身体上的成长,单单掌握极少的生活必需品,已不足以维持群体生活的繁衍,必须深思熟虑和煞费苦心。】人生来不仅不了解、而且十分不关心社会群体的目的和习惯,必须使他们认识它们,主动地感兴趣。教育,只有教育能弥补这个缺陷。【人们对社会群体的各种目的和习惯生来既不知晓,也不太关心,因此不得不让他们认识并积极关心这些事情。教育,唯有教育,才能弥合这条鸿沟。】
如果一次瘟疫突然夺去社会全体成员的生命,这个群体显然将永远消灭。群体的每一个成员的死亡和瘟疫把他们全部弄死,同样明确无疑。但是,人的年龄有大有小,有些死去,有些出生,这个事实,使社会结构通过思想和实践的传递,得以不断重新组织成为可能。但是这种更新不是自动的。除非尽力做到真正和彻底的传递,最文明的群体将会进化到野蛮状态,然后回复到原始人类。事实上,初生的孩子是那样不成熟,如果听任他们自行其是,没有别人指导和援助,他们甚至不能获得身体生存所必需的起码的能力。人类的幼年和很多低等动物的崽仔比较起来,原有的效能差得多,甚至维持身体所需要的力量必须经过教导方能获得。那么,对于人类一切技术、艺术、科学和道德的成就来说,那就更需要教导了!【社会,如同生物学上的生命,通过传递的过程而存在。这种传递通过年长者与年轻者之间交流行事、思维和感受的各种习惯而得以实现。社会中的一些成员逐渐淡出群体生活,但如果它们不同那些正进入群体生活的成员们就理想、希望、期待、规范、见解进行交流,社会生活就难以存在下去。如果构成社会的成员们持续地存活下去,他们就可以教育新生的成员,但这样一来,这项工作就更多地为个人兴趣所引导,而不是以社会需求为导向。这在如今,则是一项必不可少的工作。
显而易见,假如一场瘟疫刹那间夺去了一个社会所有人的生命,那么,这个群体也就永远消失了。然而,群体中每一个成员的死亡,就和传染病一下子吞噬他们所有人的生命一样,是确定无疑的。但是,由于年龄层上的差异,即一些人死亡而另一些人出生这一事实,社会结构通过理念和实践的传递而可能得到不断的重构。可是,这种更新并非自然而然的。如果不是煞费苦心地进行真正的彻底的传递,那么,即使最文明的群体也会重新陷入野蛮,甚至蒙昧的状态。事实上,年轻人如此不成熟,以至于假如听凭他们自食其力而没有其他人的指导和帮助的话,他们甚至无法获得维持肉体上生存所必需的各项基本能力。人类中的年幼者与许多低级动物的幼崽相比,其最初的功能是如此之弱,甚至连主持身体的各种力量也必须经过传授方能获得,更别提所有关于人类技术、艺术、科学和道德的成就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