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1小时,总计843小时,第805日
阅读《印度哲学》至第二章
吠陀是现存古印度最早的宗教历史文献,而奥义书中则出现了一些印度哲学的基本观念,包括部分哲学理论。尽管一些哲学观点与宗教思想密不可分,但奥义书被很多人视为印度哲学的起点与宗教哲学的源头
佛教、耆那教和顺世论都不承认吠陀的权威,在很多方面与婆罗门教对立,被婆罗门教系统称为异流三派。实际上,印度历史上占主导地位的宗教仍然是婆罗门教或印度教。
在语言史上,梵语被称为“古印度——雅利安语”,大多数印度哲学作品都是用这种语言写成的。随着时间的推移这种经典的梵语出现了多种形式的变体与方言,它们被统称为“中期印度——雅利安语”,巴利语就是其中的一支。早期佛教的许多经文就是以巴利语的形式才保存下来的。
德国伟大的哲学家伊曼努尔 · 康德认为通过逻辑推理便可以了解事物的本质,并将上帝从中分离出来。毫无疑问从那以后,在西方,哲学和宗教之间就有了一条清晰的界线。
无论其内容如何,哲学探讨都被一概看成具有其自身的智识目的,而且可能对任何事物都不产生影响。哲学完全不是什么耶稣救世学——事实上,这正是它区别于宗教的一个很重要的方面。
在印度,哲学试图去理解实相的本质,进一步来说,其意义在于人们相信对实相的理解会对个人的命运产生深远的影响。
传统上,印度哲学被称为诸见( darsanas ),这一术语本身就为我们揭示了印度哲学思想产生、流变于其中的世界观及观念框架的一个根本方面。 darsanas 字面意思为“见解”,即指对事物的认知性“洞察”。其“见解”或“洞察”的隐含义为洞察实相的本质,这反映出领悟实相的本质是印度哲学所探求的目标。那些最早传授具体诸见的师长被称为智者( rishis ),意为“见识者”。
从印度世界观的角度来看,通过有规律的思维训练是可以改变一个人的认知能力的,这个过程与系统地学会演奏一种乐器没有太大的差别。二者均需要长期的坚持操练以及身体与智力各方面的协调一致。哪一种都没有什么神秘的——二者都被视为一种技巧。
由此可见,业报即指因果报应规律的运作。尽管不同的思想流派对其有不同的诠释,它仍然是整个印度世界观的基石,并受到除为数不多的激进唯物主义者之外各流派的普遍接纳。自公元前 5 世纪起,业报的概念就与个体都经历不断轮回这一信念相互关联。业有果报是轮回得以延续的动力,而每一轮回的具体状况又与之前具体的业相关联。
公元前 5 世纪左右的婆罗门人是雅利安人的后代。几个世纪以前,雅利安人带着自身的传统和习俗从欧亚大陆的中部来到印度西北部定居。很长一段时间内,他们奉行着遵从祭祀和基于仪式的宗教,其中很多神圣的细节都被小心地记录、保存在仪式“手册”中。那时书写还不为他们所知,属于不同宗族、为仪式作出各自贡献的婆罗门僧侣们有责任把与其有关的特定仪式活动日程的材料以口头方式留存下来。他们非常严格地履行这项义务,因为只有做到准确,祭祀的效果才可信赖。各种各样的记忆方式日趋完善,从现今我们可以掌握的证据来看,其准确性很可能已达到了相当高的程度。
samskrt (梵文)这个词有一个表声音的词根“kr”,它与 karma (业)一词同根。前缀“sams”使这个词语带有“形式良好”或“结构良好”的含义。这暗示了梵文词语的正确发音与其所指称的宇宙之意之间的相互关联。
从普遍性而不是特殊性的角度来看,自我和宇宙同一这一教义也响应了关于宇宙本质的早期推测。
随着更具哲学性和争辩性的论辩的进一步发展,各种传统的思想家们都被牵涉进来,但是在早期材料的直系宗族中有两支教派——弥曼差派和吠檀多派分别将他们不同的教义和世界观建立在对吠陀仪式史料和《奥义书》的解释上。这两种史料是公元前 5 世纪早期婆罗门传统中所并存的崇礼派和灵智派的建立基础,后来逐渐被其挑战者、调解者及注释者们理解为吠陀的“实践派”( karma-kānda )和“理论派”( jñāna-kānda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