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我在书屋三班的十天快乐之旅
直到动笔的时候,脑海里还是清单营战至第9天时,激动的给全班老铁发邀请函的情形。清单主题营,十天十本书,在这次旅途中我读了书,吹了牛,还写了字,很开心,也很享受,感觉那个不安分的自己又回来了。
在这十天中,我初步构建自己读书的复利循环、形成输出的习惯;参加班级的运营,以自己的方式提供力所能及的帮助。
读书的复利循环
复利循环的概念在这十天里是我思考最多的,《清晰思考的艺术》、《好好学习》以及《把时间当做朋友》三本书都涉及了“复利”的模型(这还不包括老铁们分享的清单)。我就在思考,那我可不可以构建自己“读书的复利循环”呢?
试试呗~哈哈!愚笨的我就在本子上写下了自己的模型:输入→自我复盘→输出→自我复盘→输入,每一次的自我复盘作为上一环节的反馈,下一环节的开始。复利模型的公式可以简单明确的知道,要收益最大,那么要么增大基数,要么增加有效循环次数(我理解为更早的开始)。读书已经开始了,而我的基数也已经是客观的存在,要想有最大收益就必须让每个循环都有效,所以复盘很重要。而关于复盘的方方法,老铁们给了太多的解决方案:思维导图、晨读笔记、简书总结、语音交流还有人气颇高的以教为学。自己践行了思维导图(虽然只是初学,但清晰的结构,可以给大脑腾出更多的空间),不仅在清单营,同样也应用在自己的工作中,我画了“品质结构图”,并标注了自己的位置。当然,在这十天中,也发现了自己一个严重的缺点,就是链接乏力。这和所选书目不无关系,更主要的原因是自己还不够主动。在读书的复利循环中,老铁们的反馈也是重要的一部分,后续要加强。
做行动派
其实加入读书营,我对自己没有留任何情面。从入营誓词的“裤衩背心”,到清单营“逆袭最早打卡”的Flag,再到突如其来的邀请小伙伴一起完成“超越9天的自己,完美结营”的跌狂举动。我跟着自己的节奏,想到什么就去做,感觉自己害怕了,就大胆吹出去,我始终坚信“简单的路越走越困难,困难的路越走越简单”,做果敢的行动派。
书屋三班与我的故事
很喜欢书屋三班这个名字(虽然三班并未官方认可,哈哈),喜欢的理由也很简单,我觉得这里和三味书屋一样,是一个无比有趣的地方。
因为担心自己行动力不足,我定分别在下午4点,晚上8点在群里发打卡提醒。我特别希望以自己有趣的方式,让老铁觉得打卡是一件不那么难的事(希望没有适得其反哈),同时也是让自己坚持下来。期间自己也出现了动力不足的情况,我就在群里说,很快就受到了老铁的鼓励:“出去跑两圈,啥事没有!”很有效,一群人走的快不快我不知道,但至少解决了掉队的可能。
清单营结束,在班级运营方面还是有所遗憾,班级老铁各个身怀绝技,没有有效的在班级内“搞事”实在我最大的遗憾。
三班班长伊凡有次对我说:”感谢乐天帮忙,发各种小文案,提醒同学们打卡!“我当时很开心,一是觉得自己做的可能有点用。其实回过t头来,要说感谢的是我,感谢三班小伙伴接纳我任性的在群里发各种”小广告“(虽然我的本意是文案,哈哈),同样感谢小伙伴在最后一天和我一起疯,包揽打卡前三,我越来越喜欢自己说过的那句话”老铁在侧,世界我有“。
清单营虽然结束,我依然斗志满满,我以我自己最喜欢的方式,邀请自己也邀请各位老铁,一起超越昨天的自己:
邀请函🎭
清单营已经结束,圆满的结束可能已经是很多战友心中的预设场景。但,如果清单营只是开始呢?是否会期待点不一样的事情发生?做一些疯狂的事?
还记得清单营,自己吹过的牛,逆袭最佳🤪这个牛貌似吹大了,但不要紧,我想玩的更大!在接下来读书营的日子,诚邀所有老铁,一起突破自我,突破昨天所有——读书的数量,输出的方式,通通突破,因为我坚信,优秀是个过程而非结果,一起来吧!期待不约而同的相!
乐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