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莫干山

历史,一如美丽的风景,你看或者不看,它都在那里,不卑不亢,不悲不喜。

而历史与风景,却又是如此的不同:日出日落,潮涨潮息,天地有大美而不言;历史,总充满着金戈铁马、刀光剑影的血腥与悲壮。

走进莫干山,思绪就会飘向两千多年前群雄逐鹿争霸中原的春秋战国时代。

冷兵器时代,剑是最重要的武器之一, 习武之人喜欢仗剑走天涯,文人雅士也爱佩剑以显风采。莫干山的由来就是一个与剑有关的凄美而悲壮故事。

莫干山位于浙江省湖州市德清县境内,是天目山余脉,春秋时属越国领地。

吴王夫差为报杀父之仇,率兵攻打越国,越王勾践不敌投降。

起初夫差不接受勾践投降,后勾践愿在吴国做吴王的马夫,永远让吴王踩着他的脊梁上下马鞍。吴王大爽,方押着勾践班师回吴。

三年里,勾践受尽羞辱,终于赢得夫差的欢心和信任,被放回越国。

勾践回国后,就是我们熟知的“卧薪尝胆”的故事。

卧薪尝胆期间,为强兵求刃,出重金请吴国铸剑高手干将,放言:“百越之山,任君以游。”

干将是铸剑的鼻祖——欧冶子的女婿,吴王嫉贤妒能,怕欧冶子造出更精锐的兵器为他人所用,就把他杀害了。

干将与妻子莫邪带着复仇以及感恩之心,接受勾践的邀请。

他们登上天台,察看天地灵气所聚之地。见越国东面,山峰戈壁上,有一怪石流光溢彩,熠熠生辉,可以炼成百炼钢。

于是干将不畏路途艰险,去求此精铁。

“历七日,目眩,缺耳,少腿,手烂,目几无光,身披七十余创,血脓不止。八日正午,阳光烈烈,东方耀眼,大呼天不负我,祭天而死,终得精铁。”

莫邪“登高塔,祈黄天,炼名剑,七七四十九日以身赴铜水,血凝剑气”。

莫邪、干将以他们的血肉之驱,铸成雌雄两剑,后人以他夫妻俩名字命名:雌为莫邪剑,雄为干将剑。取精铁之山为莫干山,淬火之池为剑池。

越王勾践持干将、莫邪双剑最终灭吴,一雪前耻。

这是传说之一,历史上有许多的版本,鲁迅先生曾根据干宝《搜神记》中的《三王墓》中描写的莫邪干将的故事于1927年4月写成《铸剑》。

在女师大事件、五卅惨案、三.一八惨案中,鲁迅目睹了封建军阀和帝国主义的凶残和暴虐,极其愤怒,认为应该“抽刃而起,以血偿血”,这种精神就体现在了他的这部作品中。

不同的演绎是为满足不同的需要。我选择这个版本是因为不算太神话,还有就是比较喜欢励志故事。

小时候,除了历史课,并没有过多地主动接触历史,记忆深刻的就是越王勾践卧薪尝胆的故事。

后来看到蒲松龄撰的自勉联“有志者、事竟成,破釜沉舟,百二秦川终属楚;苦心人、天不负,卧薪尝胆,三千越甲可吞吴。”

下联写的是勾践卧薪尝胆的故事,而上联写的就是西楚霸王项羽当年破釜沉舟,表明有进无退的决心,军心大振,上下一心,于钜鹿一战全歼秦军二十万的故事。

著名的英国哲学家培根说,读史使人明智,读诗使人灵透。史与诗与远方,都是我的最爱。

原我们一直都在路上。

  《临江仙》
     明 杨慎
滚滚长江东逝水,
浪花淘尽英雄。
是非成败转头空。
青山依旧在,
几度夕阳红。
白发渔樵江渚上,
惯看秋月春风。
一壶浊酒喜相逢。
古今多少事,
都付笑谈中。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古代十大兵器排名: 中国古代十大兵器排行第十名:诸葛亮——孔明扇诸葛亮乃是三国时期最伟大的军事家,神机妙算,简直是...
    晓寒深处明月人倚楼阅读 4,788评论 0 5
  • 溟蒙,带有模糊不清的意境,有点浓重之感,故将蒙改为檬,取自柠檬,这样又带有一点清新之感,从取名来看,我就是一个矛盾...
    夏溟檬阅读 345评论 0 0
  • 在得到上订阅《五分钟商学院》,之前一直没认真学习,今天从头开始学。 第1篇是讲消费心理学,第1讲,让用户从最有钱的...
    007er1117俞莉敏阅读 268评论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