郁孤台下清江水,中间多少行人泪。
西北望长安,可怜无数山。
青山遮不住,毕竟东流去。
江晚正愁余,山深闻鹧鸪。
读这首词,感觉像是把斧子哗啦一声把什么东西劈开来。迅敏又利落的遣词,凛凛萧瑟的调子,读来感觉凄迷,却畅快。
“郁孤台下清江水,中间多少行人泪。”是一个绝佳的联想和比喻。由涛涛江水,想到在这江上过往的行人所留下的泪水。这样的联想,实际上也是出于作者此刻自身的心境。正是因为自己也是一名“行人”,怀着悲伤的心情经过这里,才会由己及人,想到别人同样将眼泪洒在了这“清江水”中。
且“郁孤台”三个字似乎也有文章。郁孤台,唐朝时曾改名叫“望阙”,可见两个名字是都可以用的。而作者独独使用“郁孤台”这个名字,想必有其用意。“郁孤”,抑郁而孤独,也是很好地暗合了“行人泪”,以及整首词的情绪。
“西北望长安,可怜无数山。”说完了江水,遂顺着这江水把目光放远了。往西北方向,想看一眼故都汴梁(“长安”指代故都),但可悲的是,无数山峰将视野重重遮住了。
辛弃疾可能一辈子都没有去过旧都。而且他应该觉得自己在接下去的日子里也很难过去看一眼了。那里正被金人占领着,而他们打不回去,收不回来。
说不尽的痛惜和悲哀,都在这一句“可怜无数山”里头。
第一段读来人是压抑的,恰合乎那“郁孤”的气氛。但这种压抑感却并不粘滞缠绵,相反却相当利索简洁。我读来读去,觉得可能还是因为用字的关系。
“郁孤”两个字都是闭口音(发音的时候嘴巴张开得比较小),后面跟着四个开口音“台下清江”,再加一个闭口音“水”,再配合平仄变化(仄平平仄平平仄),所以读起来特别有高低起伏感,很是朗朗上口。后面几句也是一样的效果。
第二段,“青山遮不住,毕竟东流去。”“毕竟”二字似乎有成竹在胸之感。刚才尚痛心于看不见长安,因有“无数山”遮挡,下一刻就放言道“青山遮不住”。山是遮不住大宋都城的,总有一天要将它拿回,就像这江水定然向东流去一样。
但是很快情绪又低落下来。他听见深山里鹧鸪凄厉的叫声,刹时就回到了残酷的现实中。因他不知怎样、也不知何时能收回江山。转眼天色已晚,心情就和这天色一样黯淡落寞。
传当年宋室南下逃亡的时候,隆佑皇太后曾在造口弃船登陆,逃往赣州,才得以保全性命。后来辛弃疾在这里,难免追思这段沉痛往事。
故而这“行人”,何止南来北往的旅人,更是当年从故都凄惶逃出的百姓。
“西北望长安”的,又何止稼轩一人。又有多少流离失所的男女老幼,终日伸着头,望向他们的故乡。
辛弃疾的词似乎乍一眼并不令人惊艳,却越读越有味道。
PS.都说鹧鸪的叫声像“行不得也哥哥”。我在网上找到鹧鸪叫的mp3听了多遍,大多就是“嘎嘎,嘎嘎”的声音,实在很难分辨出来像这几个字的。不过那叫声确实不圆润悦耳,有种“沙沙”的质地,听起来倒真是凄惨得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