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先来讲一个故事,这是个真事。有一本书叫做《火星上的人类学家》,这书非常有意思,作者是一位脑神经外科医生,讲了他所遇到过的很多病例,其中有一个给我印象特别深。
这个病例是一位一岁左右就失明的盲人,这几乎相当于先天失明了,这位盲人遇到这个医生的时候,已经五十来岁了,一辈子都是这么过来的,早就适应了依靠触觉和听觉的生活方式。
结果,医生给他检查了一下,发现他的眼睛事实上各方面都挺好,就是有一个小问题导致失明,用一个简单的小手术就能够让他再看见。之后的手术很成功,这位盲人果然复明了,但是后续的结果让所有人都大吃一惊。他能“看到”,但却无法“看见”。
这话听起来很奇怪,什么意思呢?就是说,外部世界的各种色彩都能进到他的眼睛里了,但是他却无法辨认出任何东西。咱们正常人看世界,实际上看的是进入到眼中的各种光线、色彩,然后我们的大脑懂得如何去把这些混杂、交织在一起的光线和色彩整理出秩序,区分出前景和背景,于是我们就能辩认出来外部世界的各种东西,这就算我们能够“看见”了。
但是对这位复明的人来说,进到他眼睛里的,只是混杂在一块的各种杂乱无章的色彩而已,从中无法感到任何秩序、任何意义,他的大脑不知道该如何整理这些涌入眼中的色彩,于是,他就能“看到”,却无法“看见”。
曾经有人把他领到一个车床前面,告诉他这是一个车床,都是干嘛用的。说了半天,他瞪大了眼睛,还是啥也看不见。直到他闭着眼睛,上前把整个车床摸了一遍,再退后回来,说,“嗯,这回我能看见车床了。”
初次读这个小故事是在施展老师的课上,深受震撼。施展老师从“心中的蓝图”角度去解析故事给我们当代人的启示。我想从另外一个角度去解析----可塑性。
从科学角度来说,可塑性指的是神经元与神经元之间达到一种稳定的连接,不容易被修剪掉。青少年时期神经元的可塑性是最容易的,神经元疯狂成长,尽可能的连接,这就是我们总是再说的“关键期”。确实,很多能力的学习过了青少年时期就比较难了,但是并不是说过了“关键期”我们的可塑性就终止了。其实,在我们一生中大部分时期,可塑性都存在,只是速度不一样而已。
从学校毕业后,大部分人进入社会,扮演不同的角色,每天千篇一律,养成了一些固有的习惯,不想也不愿意做出改变,放弃了自己的可塑性。通过上面的例子,我们可以看出人的大脑的可塑性有多大。很多科学研究都表明,人类的学习是跟外界环境不断互动的结果。我们通过各种方式跟外界环境进行交流,不断在大脑中重塑对环境的认识。很多个人习以为常不能改变的东西,最终通过不断的学习,取得了突破,完成了重生。我们应该重视我们的可塑性,从生活中的点滴做起,去发现更好的自己,在思想、行为、技能等方面完成重生。
当然,可塑性并不是让你去卑躬屈膝,不是让你去曲意逢迎,而是专注自己的成长。只要有利于自己成长的东西,都尽力去做,不断完善自己。不要给自己找借口。试想,如果故事中的盲人给自己找借口,他还能看见多彩的世界吗?
与其平平庸庸度过一生,为什么不好好重塑自己,让自己不断新生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