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父母对孩子教育意识的提高,我们也开始重视孩子的动手和理财能力,于是就出现了不少父母通过金钱奖励来激发孩子做家务的积极性,一方面孩子参与了家务,另一方面孩子也通过劳动体验到了收获的喜悦,所以这样的做法被广为推广。但是这样看似完美结合了“动手”和“理财”的方法真的可以达到父母预期的教育效果么?
盯着酬劳很容易忽视爱和责任
无可否认,动手能力和理财意识都是很重要的,但是两者却不应该结合在家务中。家需要的是互爱和责任,而责任感只有通过积极参与才能被激发出来,在参与的过程中孩子体会到了劳动的辛苦和喜悦,在和父母的互动中孩子也可以更加去感受家庭其乐融融的氛围,深切体会到自己是家的一分子。然而,如果做家务对孩子变成了交易,孩子就很容易只盯着最后的酬劳而忽略了过程的美好,参与就会变得功利而被动,当积极的参与不再存在,孩子对家庭的责任感和爱也就有所缺失。
讨价还价只会失去做家务的意义
随着孩子慢慢长大,他/她对钱的需求也会越来越大,于是很自然地孩子就会开始讨价还价,洗一次碗五块钱就会被加到十块钱,不答应就不洗,叠自己的被子本来是没有酬劳的,那现在不给钱就不叠。孩子是很擅长讨价还价的,他/她深知即便自己拿不到钱,父母也不会故意不让自己吃喝。 然而事情还是要做的,如果父母不接受这样的讨价还价那就只有自己做,如果轻易接受那就意味着孩子以后会提出更高的筹码,到头来通过做家务挣零花钱的结果也会和初衷大相径庭。
适当的零花钱和孩子是否做家务无关
孩子的零花钱当然是需要给的,一方面是孩子有了简单的社交需求,而社交就需要钱,另一方面,在管理自己零花钱的过程中孩子也对理财有了最初的认识对金钱有更深的了解。但是这不应该通过做家务获得,因为在某种程度上这是父母理所当然需要提供的,可以说是一种义务吧,当然,给多少零花钱可以视家庭条件而定。
做家务是对家庭的贡献,力所能及的家务是孩子在父母的引导下需要去做的,零花钱是孩子成长过程中父母应该支持的,两者原本是分开的,如果强行把这两个联系起来,不仅对孩子不公平,对大人也平添不少博弈的烦恼。
微信公众号:Andymamayuer,欢迎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