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人与工作:理论和现实
1、了解企业对员工的要求和员工对企业应有的期望
积极主动、承担责任、不断学习和创新,这是企业对员工的要求。员工要求通过工作,发挥长处,拥有自己的角色地位、公平的待遇和升迁机会、从事有意义的工作、企业拥有良好的组织和管理能力、有高绩效标准。
企业与员工的关系应该是互为责任关系,通过利益、事业、命运链接的共同体。组织管理要从管控到赋能、培养胜任力到创造力、从个体价值到集合智慧,让企业与员工形成共生关系,寻找由个性化、自由及责任感组成的新混合体。
2、如何让员工在工作中获得成长?
关注人的优势和机会、绩效和贡献、成长和学习、倡导自我管理、关注正直和品德修养,这五个维度的实践。良禽择佳木而栖,强个体须与好组织结合,组织给个人足够的发展空间,个人不断挖掘自己的潜能,才能不断为组织造血,双方共赢。
3、从人的精神追求和道德修养两个维度来看待管理
在工作规划、安排、激励等方面需要注意在生理、心理、经济、社会、权力这5个维度对人产生重要影响。要能洞察到人背后的这个“东西”,精神追求和道德修养。企业管理和家庭关系的协调都是一样的,是一个人道德修养、道德实践的体现。这个过程,不仅要有认知,还应认真践行,知行合一、知人善任。
4、怎么区别自己所做的事情是工作还是生活?
差别应该是“有没有贡献”,如果一项活动,我们做得非常投入,也很快乐,但对别人没有任何意义和贡献,那么这不是工作,而是自己的生活;如果一个事情我们做得很开心,同时对别人很有意义,那么这就是有价值的工作。关注成果与贡献,这是区别生活与工作的关键。不做贡献,生而何益。不做协同,何成大业。 满足感,员工发自内心的、主动寻求的最好,激发的也行。
5、警惕管理的时候将人工具化
企业具有创造力,最重要的是让员工具有创造力。激发员工事业心、尊重员工的贡献、授权员工去改革、人先于利润、控制只能来自于个人。激活(因为意义,所以有兴趣)。 贡献(因为贡献,所以有价值)。 授权(因为相信,所以看见)。人本(因为有爱,所以向前)。 控制(发展自己, 服务他人)。
6、警惕管理从物质激励到心理专制主义的滥用
心理学的主要目标是对自己有所领悟和自我控制,被称为行为科学、伦理科学。通过心理学来实现控制、统治和操纵别人,避免从心理满足到心理控制,再到心理专制主义区管理。假话、违心话是专制主义下员工特有的语言。
7、管理就是激发人的善意,释放人的潜能
只要员工知道并理解了自己的工作,并得到实际的绩效反馈,各级员工都会积极承担起责任,并对自己的工作进行控制和改进。对基层员工,要唤起他们对奖金的渴望、对晋级的渴望,激发他们工作的企图心;对中层员工,要让其追求不懈改进,提升工作的主动性,保持工作的稳定性和组织高效率发展;对高层员工,通过评定、牵头等来强化其使命感,激发他们工作的内在动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