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你年龄增加过程中,有三样人为你发现自己,提供了帮助。一是书中人,二是所遇人,三己中人,多向一二学习对应自己,把定位度,寻得所路,走之便可。三这个不要试图一意孤行,人自身有个很大“可爱”毛病,说重是偏执,写轻是固执,再好点是坚持。
种花就去种花,栽树就去栽树。
有些人就不适合,解读。
你以为自己内心很锚定,其实也不清楚究竟这一处能够让你解读,一路走来,三次机会可以做出很好转变,你却稳稳相当固执,玩那么熟擦边球、掠水面、不尘马、越空鸟,傲刺猬,那一块心底被你折磨来,挫败去。
你眼中久久都未凝起所谓光亮,一边升枝展叶,一边刨根舍源,这么难为自己是不是也是一种自我认为的与众不同。
哲学,不是这般的心境,求索自我也不是一堆文字堆叠,更不是一层一层瞬间想法塑造,晴空万里一下就出来的,是了然。
任何直觉,灵感,通念,在年少时候或许很值得欣赏,自我崇拜式欣赏,但在成长过后认知、逻辑、方向,自我前行笃定。你无法去对过往做任何一丝一毫的更改,即便是璀璨、不甘、错过、骄傲、问题、答案、天成、自然……
你总要学会坦然面对过去自己,把他/她留给过去吧,十年十树十花开,天明天黑添昨今,人间一处少少时,多雪发草纸飞埋。
在人间,总要用人间的方式培养,练习,成长,掌握,独挡,打开,稳来,指明,追极,归还,悟出。
学生二十年,该想也想了,能做也做了,想的不错,也做的还好,试着去完成一个“确义答案”,没想到问题如此之大,早白了发,痴了执念,不尽然意,多好青春年华就都在索思“解读”上,不见枝上雀,也不知风里雷,不意窗外步声,闭门造成,总究思过,早有所言,今将践行。
剩下的时间,去想去做的事,要与己多多无管,做完就去下一件。
适合当下正确的思想,认真的态度,一直下去的行为,不求开花结果(太累了),清风来时能闭眼一笑就很好。
一群十二三岁少年们,站起骑着自行车,撵上风,揍它一顿,哈哈好的,撵上它,揍它,揍它,揍它。
一位二十四五岁青年,骑着电动车,能路过此幕真是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