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山堂位于扬州城西北大明寺侧,为宋仁宗庆历八年(1048年)欧阳修任扬州知州时所建。叶梦得称此堂"壮丽为淮南第一",由于一其所在地势甚高,江南诸山拱列檐下,历历在目,似与堂平,所以名曰“平山"。又因其以欧苏之词,遂令地重,经过此地的文人墨客无不吟咏缅怀。
苏轼曾三过平山堂,第三次经过平山堂,这一年是1079年,四十四岁的苏轼与自已的恩师欧阳修分别已近十年。怅然回首,弹指间半生倏忽而过。斯人已逝,字迹尤存,平山堂壁上龙蛇飞舞的遗草,字字句句挥酒着老仙翁的风采。于是挥笔写下这首《西江月》平山堂。
西江月.平山堂
三过平山堂下,半生弹指声中。十年不见老仙翁,壁上龙蛇飞动。
欲吊文章太守,仍歌杨柳春风。休言万事转头空,未转头时皆梦。
欧阳修虽自称"醉翁",其实与苏轼一样,皆为喜酒而不能多饮的人。1071年,苏轼最后一次绕道颖州去见恩师,一位仙风道骨的文坛盟主与一位风头正盛的后起之秀,在颖州西湖设宴畅饮。师生二人,宴饮之乐并不在酒,而在酒后的壮怀激烈,豪气千云。苏轼有诗《陪欧阳公宴西湖》
谓公方壮须似雪,谓公已老光浮颊。
朅来湖上饮美酒,醉后剧谈犹激烈。
谁料此次竞成永别,次年欧公就驾鹤西游了。闻听噩耗,苏轼含泪写下祭文:上为天下恸,恸赤子无所仰庇;下以哭其私,虽不肖而承师教。
最理想的师生,不仅是“传道、授业、解惑”。而且是相知、默契的友人,欧阳修和苏轼,恰是这一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