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标题起的有点大,网上有很多类似的话题,被大家翻来覆去地讨论,结果莫衷一是。有说月入1万的,有说月入5万的,...,严谨一点的会先列出所生活的城市、是否结婚、结婚后是否有孩子、双方家境,一通分析,最终得出多少钱才够的结论。赚多少钱才够用,我也不知道,只能结合自己和身边的例子谈谈对这个问题的认知。
我现在在北京一家国企上班,无房无车,单位提供住宿,每个月开的薪水差不多到手9000,能养活自己,还能存下一笔钱。表面上看日子还能过,但仔细分析,可能也仅止于此。假设我现在想改善一下自己的生活,比如不想住宿舍了,想买一套自己的房子。北京的房价不用多说,假设买一个五六环上的老破小,总价250万左右,首付比例按40%算,得100万,再算上中介费、税费,给房子添加点装修、新家具和电器,算110万。按我现在这个攒钱速度估计还得8年,前提是房价不涨。好在父母工作这些年还有些积蓄,算上自己工作这些年攒的钱,倒也刚好。首付解决,然后我就背上了150万得贷款,按25年还款算,1个月要还8500,扣掉公积金还款,每个月还得交4000多,剩下得钱倒也还够吃饭,而且父母也说要用他俩的退休金支持我,这样,房子的事算是解决了,对自己的生活没造成太大影响。
有了房子之后,假设想继续改善下生活,购置1辆代步车。我自己排着电动车,等牌照下来,买一个普通点的,10万。考虑到充电费,停车费,保养费,保险,...,每个月按1500块算吧。现在,我的支出就是110万外加每月10000块的开销。
解决了房车,其实已经是很大的成功了,尤其是在北京这种地方。假设我还不满足于此,想成家。首先得谈一个女朋友,也许有人觉得这会花费很多,但我不觉得,至少相亲这么多回还没碰到那种特别物质得女生,基本上都是有来有回的,不会将男生当成ATM。但就算一半一半,假设一个礼拜见一次,一个月四次,你主动请两次,考虑到吃饭、看电影、游玩、送礼物这些项,一个月至少得500,这样每个月得开销就是10500。
按照一般人的发展路线,下一步就是得结婚生子。结婚的花费弹性很大,我参加过花费百万以上的,也有20万以内就搞定的。我没经验,就按30万算吧,一次性的支出现在变成了140万。不过,之前用来约会的钱可以省下了,每个月的开销又变回了1万。假设谈了2年,恋爱的开销算到一次性支出里,再加个2万,142万。但如果另一半和自己收入相当,这点钱倒也不算什么。
结婚后考虑是否要孩子,这是个大头,有个词形容现在的孩子:“四脚吞金兽”,很多家庭就是要了孩子,结果生活质量急剧下降。女性从怀孕到生子,请人照顾、住医院、产后护理,这些加起来得10万吧,一次性支出变成了152万。有了孩子,每个月开销就更大了,特别是婴幼儿,每个月吃穿用怎么也得2000吧,每个月的开销涨到了12000,等孩子上了幼儿园,在北京,最起码一个月5000,每月开销到了17000。此时,如果不考虑双方父母的帮忙,这个收入已经吃掉了一个人的月收入(算上公积金)。
等到孩子上了小学,即使不考虑换学区房,每个月报补习班的收入也十分恐怖。这里,我忽然想到身边同事的例子,有一个同事给自家上小学的孩子报了3个班,1年的开销是10万,而且按他说这在北京属于比较低的了。我自问做不到,打个折,5万,每个月按4000算,扣掉幼儿园的学费,月开销不变,还是17000。
写到这,有些写不下去了,毕竟没经历过的事情,没有发言权。然而,就是这样一个模糊的估计,也让我感到恐惧。毕竟,上述都是在理想的状况下算出的一个保守结果,实际中我想只会更夸张,而这仅仅只是满足了在所生活的城市安家立业一个最基本的要求。随着孩子的长大,父母的衰老,收入的不确定性,等等,这些都放大了焦虑。一次意外,就有可能击碎这种稳定的生活。
也许,在今天安家立业本身就是一种奢侈,毕竟总理说还有6亿人月收入1000,能够让全体国民吃饱穿暖,国家就已经竭尽全力了。如果个人仍不满足,对生活有更高的期待,那就靠自己去努力吧。
回到标题,赚多少钱才够用,每个人活法不同,具体数量肯定不同。“够用”,更多的是一种心理状态,能让人感到心安,没有恐惧和焦虑,就是够用。显然,我现在的收入还不能满足想要的生活,所以要么躺平,要么继续努力。纠结的地方就在于努力未必有用,躺平却能活得舒心,到底该怎么选择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