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就是连续不断的选择。
在生命的长河里,我们总会面临大大小小的选择,其中有些选择对我们很重要,选择的结果可能决定我们人生的走向,这种选择我们称其为决策。
决策这么重要,但不是每个人都有能力做出优质的决策,相反的是不管是私人决策还是商业决策,低质量的决策层出不穷,结果造成了巨大的损失。
如何做出上乘的决策是每个人都在钻研的,斯坦福大学专门开设了一门商业决策课,教大家通过系统的锻炼自己的思维和使用工具做出优质的决策。
很多人在做决策的时候,不知道该从哪里入手,这里我先介绍优质决策框架,它能够帮我们梳理思路。优质决策框架包含六大要素:(1)合适的框架;(2)创造性的选项;(3)相关及可靠信息;(4)清晰的价值和权衡;(5)充分论证;(6)付诸行动。
“框架”明确我们所面临的问题或机会,包含需要决定的内容。
除了框架,还有三件事情必须明确:“选项”限定我们所能做的;“信息”捕捉我们知道且相信的;“价值”代表我们想要且希望达到的。这三项合起来构成“决策基础”。这三项通过“论证”联合,在考虑我们想要的价值以及我们所知道的信息的前提下,引导我们做出最佳选择。论证帮助我们了解自己应该做什么,形成明确的目标。
但是,目标几乎没有什么实际价值。要做出真正的决策,我们必须“付诸行动”。因为,付诸行动是决策中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决策是面向未来的,未来充满各种未知及不可控,所以有无限的可能。但在决策时,我们已知的是有限的,所以要通过将决策的每一个要求都达到高质量,从而最大可能性明确未来的价值,做出优质的决策。我们必须理解,决策的质量取决于六大要素中最低的那个。
决策最终都是由我们的大脑做出的,而大脑的思维保护模式常常不自觉的引导我们踏入决策的陷阱中。大脑的思维保护模式主要有:避免不和谐,确认性偏见,自负,后见之明偏见,自利性偏见,现状和沉没成本。
避免不和谐是当出现了与已有思维模式不一致的观点时会引起不适,因为大脑无法准备好同时接受互相冲突的不同观点,心理学家称这种不适为“认知失调”。其导致的结果是冲动的怀疑或无视不符合目前思维模式的信息。
“自负”是自以为自己知道的比实际多,并确信如此。更糟糕的是“后见之明”,我们总能在事后给自己找到理由说自己一直知道正确答案。
“自利性偏见”,总将成功归于自己的聪明或努力,而将失败归咎于运气差或情境因素。
“现状偏见”,既固守我们已有的思维模式,固守当前的地位等。“沉没成本”则因为自己已经投入了很多而无法放弃。
除了思维模式产生的偏见外,还有“个人性格和习惯”、“错误论证”、“自动关联和相对思考”、“社会影响”等各种陷阱。
值得一提的是“锚固效应”,锚是一个人跑出来其他人抓住不放的一个数字。比方说买东西,当卖家抛出一个5千元的售价时,买家常常抓住5千元这个锚,围绕它来进行谈判而不是根据价值进行判断,其实5千元很有可能是指卖家随口一说而已。
还有“一致性”影响,当有AB两个选项,而团体中的大部分人都选择A时,其他人很容易也会选择A,这是我们社交天性为了保证社会稳定和团结而进行的设定。种种偏见建议大家去多读一读心理学著作,如心理学家丹尼尔·卡尼曼的《思考,快与慢》。
以上心理认知偏见导致我们在决策中经常出现五种重大决策偏见。
(1)狭隘框架偏见,面对问题(机遇)时未深入思路问题的本质而直接去考虑解决方案;
(2)优质决策偏见,未经过充分论证,自以为得出了优质决策;
(3)一致性陷阱,跟随大家的决定,无法自主思考或自认为是思考后的结果;
(4)舒适地带重大偏见,面对问题时喜欢用自己最拿手的方法去解决;
(5)主张\审批迷思,提出解决方案的人和审批解决方案的人针对自己的想法争执不休,而不去考虑问题的本质或其他解决方案。
为了避免决策重大偏见,除了要锻炼我们的思维习惯使用优质决策框架外,还可以使用一些辅助工具。比如价值标尺和决策树,具体使用方法其他篇章再介绍。
有好的框架和工具,如果不在日常重大决策中应用也是枉然,我们对抗的最终还是我们自己的思维惰性,养成让自己深思熟虑的习惯,即便不完全按照优质决策框架进行决策,也可以得到优质的决策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