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插队现象写回答
如何解决幼儿插队现象
写回答 共1个回答
lilipat
LV.192017-12-17
著名教育家叶圣陶先生说:“什么是教育?简单一句话,就是要养成良好的习惯.”那么教育的诠释就是良好习惯的驯养过程.排队是礼仪,是一个人文明素养的体现,更是社会和谐的需要,排队习惯的养成将会让孩子受益一生.幼儿园里的小班孩子没有排队的意识,更谈不上习惯,但排队是幼儿园集体生活的必要常规,是一切活动得以良好开展的保证.因此,我们围绕幼儿园文明大课题进行子课题《小班有效排队养成教育的策略研究》.
一、排队角色化,游戏与组织的统一
实录:
早晨,宝宝收玩具下楼早操,一个老师组织排队,一个老师督促和帮助宝宝收玩具排队,有不知道要收的、有不愿意收的,组织排队的老师开始抓宝宝排队,抓了这个跑了那个,大呼小叫,气喘吁吁勉强排好队伍下楼.
每当带领下楼梯,宝宝们一盘散沙的往前挤,不知道跟着队伍等待,轮到自己再下楼.
宝宝走楼梯的速度很慢,先下楼的宝宝需要较长的时间等待同伴,他们控制不住就乱跑开了或推挤起来,老师扯着喉咙吼这个压那个,根本不管用.抓了一个跑了两个,等到全部下楼再重新排队.
做操结束,老师拉着第一个宝宝排队进活动室,宝宝站在圆圈上不知道往哪里走.乱成一团麻,老师凑合着,把宝宝抓成一排队伍.
玩大型玩具结束,老师叫排队,没人理睬.就近拉上几个开始排队,一个老师从大型玩具这边跑到那边抓人.这个来了,那个跑了,始终排不成队伍.只得一个老师带大部分宝宝进活动室.另一个老师继续上蹿下跳捉宝宝.
分析:
对于刚入园的宝宝要求他们站着等候同伴是不现实的做法,是不符合小班宝宝年龄特点的做法.游戏对宝宝的吸引力太强、游戏是小宝宝的生活.由于游戏等各种干扰因素的存在,老师的指令,宝宝反应很是迟缓,往往一些宝宝反应过来一些宝宝已经稳定不住.被游戏重新吸引了过去,出现了排排队又回去游戏的现象.如何吸引宝宝排队,如何让已经排队的宝宝稳定在队伍里呢?如何轻松愉快的组织好排队这个非常重要的环节呢?
策略:
老师组织宝宝收玩具排队,首先从语言上抓住宝宝的心理,下楼是最吸引宝宝的,“宝宝们收玩具,我们下楼啦!”.一听下楼,宝宝们迅速的归开了玩具.为了不让先归好玩具的宝宝重新加入游戏的行列,有小部分宝宝收好玩具,老师就叫排队 .老师带着排队的宝宝绕着教室玩开火车的游戏,一边开一边提醒和帮助其他宝宝加紧收拾玩具上火车,加入新的游戏,这样,从队伍里重新回去玩玩具的现象没有了,围着教室一圈转下来,宝宝都排到了队伍里,气氛既轻松又愉快.老师指导到位,省心又省时.
火车开到楼梯口,老师发出指令 “咔――嚓,火车到站了,开始检票下楼”.宝宝在咔嚓声中,停住了脚步,不再往前走,改变了原来由于下楼梯的宝宝速度慢,后面宝宝往前挤的现象,不安全因素降到了0.宝宝在检票这个环节中安全有秩的下了楼梯.
有两三个宝宝下楼了,老师就带着开火车,宝宝一个一个接上来,不再到处乱跑,不再安静不住而推挤.楼梯上的宝宝不再磨磨蹭蹭呆在楼梯上,需要老师提醒督促.在大厅里开上一圈宝宝已经全部下楼.愉快的把火车开到目的地.
做完操老师带着宝宝在圆圈上顺着一个方向开上一圈火车,领着队伍上楼,秩序井然.宝宝不再不知所措该怎么走,往哪里走?稀里糊涂一团糟.
玩大型玩具结束,老师带着宝宝开着“火车”在大型玩具里转,一个个“小乘客”都开心的乘上了“火车”,这样做老师既组织好了排队的宝宝,又能提醒玩大型玩具的宝宝把角色转换过来,轻轻松松的一支队伍.玩着游戏愉快的回到了活动室.
二、排头固定化,规则与自主的统一
实录:
排队了幼儿们迅速塞好小椅子,争着抢着挤到前面拉老师的手,抢到了很开心,有任性的幼儿几次没挣到就耍脾气不排队了.有的幼儿甚至顾不上归放玩具就来排队.
做操教师整理好队伍就近站好开始带操,上楼老师就拉着旁边幼儿的手上楼,时间一久出现了队伍混乱的现象.
分析:
幼儿都愿意跟老师亲近,有机会跟老师亲近当然要争取了,所以出现了争抢拉老师手的现象,这种现象出现了很严重的安全隐患和不正当的“竞争”现象.不甘心屈居的幼儿,他们的心情产生波动,排队带来了不愉快的情绪.情绪的波动影响到幼儿下楼做操或活动的全过程.这种自主弊大于利了.
幼儿也有自己小小的思想和发现,老师每次拉就近幼儿的手回活动室,通过观察他们觉察到老师的行为不断改变,这种改变就给他们一个暗示:规则可以改变.慢慢的他们尝试改变自己的行为:不愿顺势围着圆圈走一圈,就近等待队伍过来或直接走近路插队上楼.小班幼儿还不能完全处理好自己的行为,小部分幼儿的自主,使整个队伍引起了混乱,小部分幼儿
策略:
观察到,除了跟老师拉手不一样之外,小班幼儿排第二跟最后的感觉是一样的.根据幼儿的这种心理,老师让排头固定化,也就是说,只要排长长的火车队伍.老师拉手的幼儿永远是班内最小的那一个,也不用告诉他们为什么?几次下来幼儿们发现争抢没有效果,老师不会拉自己.排头固定了,幼儿顺势就一个接一个排上来了.偶尔为了鼓励幼儿动作快一点.老师临时决定奖励速度最快的幼儿拉老师的手.这样既解决了争抢现象又调动了幼儿排队的积极性.
规则与自主统一又矛盾,集体生活必须在规则的基础上体现自主.规则的建立,不是靠说教,是一种榜样的示范.老师固定排头整理玩队伍回到班内最小幼儿的旁边,做完操拉着他的手上楼,老师的榜样也让幼儿坚持了顺势绕圆圈走规则.队伍井然有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