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美学花园直播讲审美力的提升,这是我的硬伤,我得要好好听。在路上听,有遗漏的部分,理解消化后分享给大家。
知道这个主题之前,我特地提前去了解了一下什么是审美力?
什么是审美力?
审美力一般是指艺术鉴赏力,即人鉴赏能力、感受能力、评价能力和创造美的能力。审美力是一所无形的学校,需要靠个人的领悟,它是在生活潜移默化的熏陶中慢慢形成。
审美力究竟是先天因素多还是后天因素更多?
既然是一种潜移默化的能力,先天也是一个重要的因素。比如在一个充满艺术的家庭里,父母的影响、环境的影响、生活方式、对事物的看法的等因素不同,都会导致审美力的差别。如果是一个普通的家庭,没有先天的优势,就不能提升审美力了吗?当然不是。
我的人生信念告诉我,但凡所有的能力,都是可以靠后天学习和刻意练习习得的。所以,先天不足,后天来补,一样可以获取你想要的目标。
明白了以上两个问题,接下来进入主题:
普通人该从哪些方面去提升自己的审美力?
1.阅读
我相信喜欢阅读的人都知道,阅读是性价比最高的提升方式,没有之一。如果想要提升审美力。可以追根溯源,从源头开始,了解时装史相关的书籍。
在这里推荐《西方女装百年图鉴》。读提高审美力,还可以多读各大品牌史,并结合人物的传记去阅读,会有更深刻地领悟。
读书使人聪慧,而读史使人明智。读书越多的人,越懂得谦卑。那是因为当你的认知世界足够大的时候,你才会变得自己越发地渺小,正是因为谦卑的心态,才能够更好地专注和深耕。
2.电影类和纪录片
电影对审美力的影响,我不只一次听恩荻提过。我的理解是对于电影的欣赏除了沉浸的体验,还要有上帝的视角。围绕着电影的宣传海报、人物设计、拍摄手法、场景选取等等,都是需要用心去体会和领悟的。海报的用色、人物是如何透过服饰都展示他的个性特点、为什么要选择这样的背景氛围,服饰在各个场景中如何运用?
恩荻推荐法国的纪录片《迪奥与我》和电影《布达佩斯大饭店》。
3.秀场和街拍
看秀场和街拍是积累感性体验很好的方式。如果说阅读思考是理性的思维方式,那么看秀场和街拍就是感性的体验,两者相辅助相成,缺一不可。那些与生俱来的审美力、直觉,都是在大量的体验之后转化成的潜意识能力。秀场或许刚开始看不懂,甚至会觉得古怪和荒诞。但是随着审美力的提升,你可以读懂秀场背后所要表达的意义时,到那时你会发现审美力会蹭蹭往上升。
4.多去看展
寻找更多美好的东西去刺激自己的感观体验,例如看展。看展和秀场类似,可能刚开始都看不懂,看不懂也没关系,当你接触到一件新的事物的时候,都是一个从无到有的过程,不会就去学,没什么大不了。没有谁生来就懂,后天的习得,是大多数人成长的方式。
5.关注时尚趋势
关于时尚与经典,我一直有一个疑问,经典与时尚之间是否存在矛盾?经典与时尚之间的选择该如何平衡?今天我听到了一个非常棒的观点解读:适度追求而不盲从。
关注时尚不是盲从,是要让我们更加清晰地感知到世界的变化,也会让我们感受到生命的活力,保持对新生事物的好奇,与时代同步更新,其实是在保持一种年轻的状态。
综上,审美力的提升,可以通过后天的累积习得。我们可以通过阅读、电影、看秀、看展等不同的方式,去增加对美的体验。悉心观察,用心感受,持续积累对美的体验感,慢慢培养自己通过现象看本质的能力,审美力的提升就是一件自然而然的事情了。
一句话:你要见得足够多,才会懂什么是真正地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