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心提升】幸福的藝術!科學證實:世界上最快樂的人都有的10個生活習慣
21st July, 2021| In WELL-BEING
你是否常覺得不快樂?或是覺得快樂好難?但根據心理學研究指出,快樂是可以自我養成的。美國正向心理學之父Martin Seligman和眾多心理學家長期研究幸福與快樂的藝術,Martin Seligman曾提出,人的快樂有60%來自基因遺傳和週遭環境,剩下的40%則來自於我們選擇「如何面對環境」,由此可知,心態很重要。想知道幸福的奧秘是什麼?不妨向世界上最快樂的人借鏡吧!
心理學家發現世界上最快樂的人,都有這10種習慣!
1.享受當下
很多人都知道應該享受當下,但卻鮮少有人能做到;研究證實,即使只是聞玫瑰花香,也能提高生活的幸福感。下次走路時,別再低頭玩手機,抬頭看看藍天白雲、路邊的花草樹木、前方正笑得燦爛的溫馨母子,用心感受你周遭正在發生的事情,只有享受當下,你才能發現身邊事物的美好。
2.他們身邊環繞的也都是快樂的人
正所謂「近朱者赤,近墨者黑。」,英文中也有句同樣意思的俗諺:“You are the average of the five people around you.”。你身邊的人會影響你的生活方式、情緒、思維等,對你的人生具有潛移默化的影響力,如果你想更快樂,就多與時時感到快樂的人相處吧!
對於愛抱怨、總是散發負能量的朋友,請遠離他們!不一定要斷絕聯絡,但不必花太多時間在他們身上,而是把時間留給能讓你更快樂的人。
3.一定會留時間給自己
對任何要求都說「好」的 Yes Man,到頭來往往只是犧牲自己的時間。付出很重要,但要懂得拿捏、設定明確界限,一天當中一定要留點時間給自己,讓自己學習、思考、沉澱、放鬆,做自己喜歡的事,長遠來看,你能夠付出給他人的將會更多。
4.具有成長型思維
美國史丹佛大學心理學教授Carol Dweck在其著作《Mindset》一書中提到,最快樂和最成功的人擁有「成長型思維」(growth mindset)。比起 「封閉型思維」(fixed mindset)的人,具有成長型思維的人會把失敗當作是成功的養分,在挑戰中成長茁壯;反之,封閉型思維的人則認為成功是屬於那些聰明或富有的人。
而Carol Dweck長達20年的研究結果證實,成長型思維的人擁有更幸福的人際關係,活得比較快樂,也更容易取得成功。
5.懷有夢想或目標
如果你沒有夢想或目標,那你將學不會「往前看」,而是一直回首過去。所謂的夢想或目標,不一定要多宏偉,可以是學習新的技能或語言、環遊世界、維持健康的體態、創業等,只要能夠成為你「早上醒來的原因」,給你生活中往前進的動力就可以了。
有夢想或目標的人,可以在遭遇困難或逆境時,依然抱持樂觀向上的心態。外國研究指出,最幸福、長壽的人,都有夢想或目標,並為之奮鬥。
6.夢想越大,就越有耐心去實踐
有些人會希望很快達成設定的目標或夢想,但真正快樂的人明白,要達成夢想並不是在一朝一夕間,而是要有耐心並持之以恆,同時他們也享受追尋夢想的過程。
7.他們付出的往往比得到的還多
快樂的人會盡可能地給予他們所擁有的東西,無論是捐錢給慈善單位、當義工、免費教導弱勢孩童等,付出對他們而言不是一種損失,因為伴隨而來的是心靈上的富足,這往往讓他們感到更快樂!反之,他們很少主動向他人索取,而是認為越有能力越應該幫助他人。
8.把錢花在體驗上,而非物質上
再好再貴的名車或包包,都會隨著時間而貶值,但體驗和回憶卻永遠無價。快樂的人會將錢花在能讓他們獲得更美好的體驗上,像是出國當背包客、搭熱氣球體驗翱翔天空的快感,卻鮮少將錢花在購買昂貴的奢侈品上。
9.活到老,學到老
科學研究指出,快樂的人從未停止學習。他們活到老,學到老,一輩子都在學習及探索,無論是學新語言或技能、閱讀新書、旅行到其他國家探索當地文化等,他們堅信,一旦停止學習、停止成長,他們的人生也會跟著停滯不前。
10.擁有充滿「恢復力」的心態
美國Brown Medical School的精神科醫生 Peter Kramer表示,沮喪的相反是「恢復力」(resilience)。快樂的人在遇到挫折時,不會沮喪、消沉太久,因為他們擁有充滿恢復力的心態,能盡快打起精神、重振旗鼓,以正向積極的心態繼續往前進,更重要的是,他們欣然接受生活中的種種挫折與挑戰。
資訊參考來源:Lifehack
Tags :幸福/習慣/心理學/學習/科學研究
Back
延伸閱讀
In WELL-BEING
【身心提升】老是忘記學過的東西? 請運用輸出大於輸入的學習法則
In MEDICAL
【醫療保健】中風年輕化要小心!5方法照做,遠離生活習慣病
In WELL-BEING
【身心提升】成功企業家的運動習慣一覽
In MEDICAL
【醫療保健】夏天也會高血壓!留意2大原因並培養5健康習慣
In WELL-BEING
【身心提升】毅力比天賦更重要!心理學家:恆毅力才是成功關鍵
In WELL-BEING
【身心提升】學新事物容易忘記?澳洲研究:這5招學習建議,讓你從新手變專家!
最新文章
【醫療保健】不自覺常跑廁所? 導致尿頻的原因有哪些?
如果你發現自己突然常跑廁所,且總是感覺膀胱鼓脹,甚至因為尿急而出現漏尿,那你可得多加注意,是否身體出現某種問題才導致尿頻。尿頻會影響人的生理及心理健康,讓生活品質下降...
13th August, 2021 | In MEDICAL
【飲食營養】壓力大就該吃朱古力?原來關鍵營養素是它
壓力大時該吃什麼來紓壓呢?許多人可能第一個想到的就是朱古力。根據多項研究證實,朱古力除了可以紓壓,還能預防因壓力造成的心臟及血管損傷。好消息是,這個關鍵營養素不只存在於朱古力中...
13th August, 2021 | In NUTRITION
【健康飲食】吃低GI食物就能減重嗎?低GI減肥法的注意事項
常常聽到大家講的「低GI」到底是什麼?吃低GI食物就一定能減重嗎?其實如果用錯方式,還會越吃越胖,重點是要了解食物的特性與料理方式,如果都搞懂了,你也能夠輕鬆選擇適合你的食物,達成減重的目標...
13th August, 2021 | In NUTRITION
2021精選中秋節月餅禮盒推介
下月就即將迎來中秋節,大家又是時候要準備月餅了!Champimom 為各位精選了多款中秋節的月餅禮盒,不論送禮或與家人賞月自用亦十分適合!一起來看看吧!Häagen-...
13th August, 2021 | In NUTRITION
【身心提升】老是忘記學過的東西? 請運用輸出大於輸入的學習法則
你可曾試過用最短的時間,進行閱讀、蒐集各類資訊或記憶一項新的事物,卻老是苦惱於記得快、去得也快嗎?你可以嘗試輸出>輸入的學習方法,有助於鞏固已習得的知識。輸出大於輸入 ...
13th August, 2021 | In WELL-BEING
【身心提升】保持無感才有幸福感! 求生存、拚成功你需要來點「鈍感力」
日本作家渡邊淳一提出「鈍感力」一詞,強調的是對於困境的一種耐力,是一種積極向上的人生態度,這是一種於社會生存的能力與智慧,也就是古人講的「傻人有傻福」。大陸流行明星王一博有首歌「無感」...
13th August, 2021 | In WELL-BEING
【健康飲食】別再煩惱每天吃什麼!對身體有益的健康麵包一覽
麵包是我們常吃的主食之一,無論在便利店、麵包店或超市,隨時都有數十種麵包擺設在架上,供客人挑選。但哪些屬於健康的麵包,裡頭的營養成份,又能為人體帶來什麼好處呢?健康營養的麵包有哪些?1...
12th August, 2021 | In NUTRITION
【醫療保健】腳跟又再痛?你可能是足底筋膜炎6大好發族群之一!
一腳踩下床,哇...腳好痛!如果你痛的是腳跟,而且踩下去的第一步特別痛,走了幾步後疼痛感有減輕,那你可能罹患的是足底筋膜炎。足底筋膜炎是最常見導致腳跟疼痛的原因之一,預防勝於治療...
12th August, 2021 | In MEDICAL
【醫療保健】看完才能上山!認識高山症,5招保命技巧學起來
儘管是訓練有素的老手,也有可能罹患高山症,其實高山症的發生與否,和個人體力、年齡與性別沒有什麼關係,主要跟體質有關,所以過去曾經有過高山症的人,更須多加小心。沒爬山經驗的人...
12th August, 2021 | In MEDICA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