彩色照片是儿子三岁时,黑白照片是先生三岁时。儿子在拍这张照片的年纪时,就遇见人生中的第一位音乐“伯乐”--他的幼儿园班主任。感谢这位有心的老师,从不吝啬对孩子的表扬和鼓励,不厌其烦反复地告诉我们:儿子的声线悦耳,是班上所有孩子中声音最好听的,要我好好培养。刚开始我们没当回事,因为那时儿子除了国歌以外什么歌都不会唱,还跑调的.. ...直到幼儿园毕业,老师再次嘱咐我时,那一天我鬼使神差的听进去了,并在一个月后给他找了一位启蒙的声乐老师,儿子从那天起踏进了音乐世界的大门。
在约摸半年后的一天,我去音乐中心接儿子,远远地就听见钢琴声,随后传来的是晶莹剔透的童声“门前大桥下,游过一群鸭” 我打了个激灵,这是儿子的声音!如此美妙干净的声音!在跟启蒙老师学习了两年后,为了提高儿子的音乐素养,在一个炎热的午后,我把他带到了天河少年宫男童合唱团指挥--张栩筠的面前。指挥一句话不说,看了一眼怯怯的儿子,就坐在钢琴前,随意弹了一段音阶,神奇的是儿子在琴声响起的那一刻,竟然和着琴声自个唱了起来... ...指挥当即站起来,问:你会看五线谱吗?儿子:摇摇头,我会吹小号!指挥转头跟我说,面试通过了,你去办一下手续,他现在直接去上课吧,回头我给你介绍一位钢琴老师,让他学钢琴!这是儿子和走上音乐之路的最重要的一位领路人的第一次见面,此后一年多寒来暑往,披星戴月,儿子紧跟着他,别的孩子去补习,他则是雷打不动每周六小时的排练,吃不上晚饭,站得脚磨破皮了也从不怨半句。
跟着合唱团去星海表演,还被评委送花,说他是:当天晚上最美丽的声音;后来去了索契参加世界合唱比赛,获得了童声合唱组的冠军。这一路走来,张指挥对音乐的热忱,对艺术的追求,同伴们朝夕相处互相照顾的情谊影响着他,引领着他,让他懂得,这个世界有音乐相伴是多么美好... ...
再后来来到澳洲,又遇到了慈祥的Ms. Perra, 带领他考上了VCASS,在VCASS 又遇到了有趣的Mr. Tutty和一丝不苟的Ms. Betty.
儿子不是学霸,理解不了数学,记忆力也不好,而且学不会写中文,他眼中的中文字大都是左右反着来的,他看到是真实的世界,是没有被大脑细胞重新处理过的影像。也是这个原因,他的语文也不好,考试时错别字一大堆,能够把中文像镜子一样反着写而全然不觉,把老师气得七窍生烟,哈哈,我也认了,他是个特殊的孩子。所幸来澳洲后,这没有标准答案的教学风格让他慢慢走上了正轨,Creative writing 还成了他的强项,也喜欢写诗,思考的维度和深度也比许多孩子要高深,连英文书写都让本地老师称赞。
每一个孩子都是独特的,有属于自己的天赋,有自己的人生,他们属于明天,而我们只要默默关注就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