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分刚过,北方单季晚稻马上将开始大规模收割,又到了收获的季节。那么在收获前,想不想知道今年能打多少稻子,能挣多少钱呢?知道了大概产量,才能结合收购价格合理安排出售,争取到最大利益?
另外,水稻种了一年又一年,农户朋友真的知道自家水稻田的产量是多少吗?不知道真正的实际产量,怎么能在一年又一年的水稻种植中寻求更高的产量、更多的利益呢?
或许你会说,咋不知道呢?我家水稻亩产×××斤。
或许你是对的,但是我却不太相信,我认为实际产量没有那么高。
为什么呢? 原因主要是以下3点:
1.田块实际面积不准:农户一开始分到的田的面积是国家测定过的,是准确的,但是慢慢地,田块实际面积就变大了。因为很多农户每次整地的时候会习惯性往路边多挖一点,每年多挖一点,几年以后一块5亩的田多出个半亩也是常见的事情。
2.稻谷水分含量高:一般农户在收割水稻的时候不会严格测定含水量,实际上收割当时稻谷水分通常会比较高,17%以上也是常见水平。但严格测产是要将含水量折算成标准含水量的,如粳稻就是14.5%。因此多出的这3.5%(大约)也使得产量“提高了”。
3.稻谷杂质多:收割过程中收割机不能把稻杆、稻叶等完全清除,有时还会有泥土,特别是有些不太好的收割机,杂质残留更为严重,多的能达到3%以上。 这样一来一去,三个因素综合起来,农户感觉的产量比实际产量多出100来斤啥感觉都没有。
那么,如何在收割前准确知道自家水稻的产量呢? (别给我扯啥卫星遥感估产、气象估产,咱普通老百姓谁能搞这个?)
首先,重中之重,你得知道自家田的准确面积。这个不难,现在很多农户都有GPS测亩仪,就算自家没有,村子里肯定有人有,借一下绕着自家地块走一圈,实际面积就出来了。
然后,是认真、精打细算的农户朋友肯定不会放过的两个方法。 推荐选择方法一,简单方便。 有兴趣了解水稻科研技术人员做法的朋友可以看看方法二,没兴趣的可以跳过直接文末领取福利即可。
方法一 小面积实收测产
这个最简单,在田里量取一定的面积,具体怎么取呢,最简单的方法如下: 现在常见插秧规格为30×13厘米(具体以实际为准),那么就取4行水稻(90厘米),每行11穴(1.3米),实取面积为1.2平方米。
然后将这些水稻割下来以后脱粒、晒干、称重,换算成实际田块面积就行。 比如:1.2平方米水稻共收获2斤,田块共1亩也就是667平方米,所以估计亩产约为667除以1.2乘以2=1112斤。
方法二 考种测产
这个方法相对比较繁琐,适合有探索精神的社会主义新型农民和水稻技术科研工作者。 1)测定行距、穴距,估算单位面积总穴数 行株距:选取11行,测量行距,选取11穴,测量穴距。 平均行距:11行行距/10;平均穴距:11穴穴距/10。 每平方米总穴数:1*10000/(平均行距(cm)*平均穴距(cm)) 2)取样 每块田选取前中后3个取样点,每个取样点取第3行以内具有代表性的水稻5穴,共15穴。 3)调查每穴有效穗数 有效穗数:除每穗结实粒数不到5粒的稻穗以外,其余结实的稻穗和被病、虫危害造成的白穗均做有效穗计算。 每穴有效穗数:5穴水稻有效穗数平均值。 4)取样 在每个取样点,取1穴穗数与平均穗数相近的株穴,单穗考种,共取3穴。 3)每穗总粒数、实粒数调查 将样本小心脱粒,调查每个有效穗的实粒数、空粒数和总粒数。 实粒:充实2/3以上的谷粒为实粒。 每穗总粒数:3穴总粒数/3穴总穗数。 每穗实粒数:3穴实粒数之和/3穴总穗数。 结实率:每穗实粒数/每穗总粒数*100。 4)千粒重测量 每穴数200粒实粒,称重,测定水分,折算成标准含水量(粳稻14.5%)的重量,测定两次,要求两次差值不大于其平均值的3%,不满足要求则重新取,取两个重复的平均值,以克表示,最后乘5。 5)估算理论产量 每平方米理论产量(kg)= 每平方米总穴数*每穴有效穗数*每穗总粒数*结实率*千粒重/(1000*1000)
怎么样,是不是绝对眼花缭乱?这就对了,你以为科研这么好搞?你能做别人没耐心做的事情,你才能收获别人所不能收获的东西。
那么,你知道自己的田今年能打多少稻谷了吗?知道可以数多少钱了吗?
更多资料讯息欢迎关注微信公众号“水稻百科”获取,这里有你想知道的关于水稻的一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