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乡有种本地的烟草,当地人就叫“本烟”或“本地烟”,后来到网上一查,就是绺子烟,是当地特产。绺子烟以其独具的膘性好、油分足、劲头大、弹性强,在潮湿条件下仍可保持良好持火力的特性,备受沿海农家和渔民的青睐,家乡收了烟叶之后大部分卖到沿海了。
小时候,我家里也种着这种绺子烟。
这种烟,从育苗到收割晾晒,再到收储,工序复杂,相当繁琐的,但是在上世纪八十年代的农村,这是农民为数不多的来钱门路之一,所以村里几乎家家都栽种这种作物。
记得那时候,大概在快出正月的日子,父亲就开始准备了。先是把去年留好的烟种撸下来,除去杂质,用温水濡湿,再用一块布包起来,外面用塑料纸包扎严实,用线绳系在腰里棉袄下,天天带着它,晚上解下来放在枕头边,这是父亲用自己的体温帮烟种催芽呢。
这期间,父亲也不闲着。到菜园里选个最好的地块,做成一个宽六七十公分、长近两米的烟苗畦子,四周夯实做垅,里边的土用䦆头刨松平整,然后用手细细的捏过,就连一粒粗砂砾也不能有,等到土壤像面粉一样细腻、松软了,这烟苗畦子就做好了一半。
在这个过程中,父亲会经常解开那个装烟种的布包,查看烟种的发芽情况,一旦这些比蚂蚁籽还小的烟种上钻出钓鱼钩一样的细细的嫩芽,就是下烟种的时候了。
这时候,父亲会把发芽的烟种和着细土均匀的洒在烟苗畦子里,拌和着细土的目的是让烟种尽量撒的均匀些,那么细小的烟种,数量又小,拌和着细土就容易撒播了,这就是劳动人民在劳动中积累的经验。待烟种播撒均匀了,就要用筛子在上边在盖上一层细细的土,你看,这烟种多娇气啊。这还不算,因为这个季节还是冬末春初,在那个年代,天气更冷,为了保温,还需要用几根树枝撑在畦子上,上边用塑料纸蒙上,做成一个小小的暖棚。
等到烟苗长到绿油油的二十公分左右的时候,这时候已经春暖花开了,可以将烟苗小心的挖出来,栽到地里去。如果老天作美,风调雨顺的话,施施肥、起起垅,就等到收割了,如果遇到天旱的年景,只能用独轮车,上边绑着长圆柱形的水桶,一车一车的推水浇了。这又是一项累人的农活,首先从水塘或者水井里用水桶把水提上来,灌进车上的大水桶,等推到地里后,再把水放到烟苗的垅底,一块地浇完,没有十趟八趟的是不行的。
等到秋天,芭蕉扇一样的烟叶在微风中摇曳,整块地一片绿油油的,用手摸摸烟叶的厚度,富有质感,绒毛油腻,颜色黑绿,是开镰割烟的时候了。
本地烟的收割不同于黄烟,不是直接把叶子掰下来,而是要连茎带着的。在割烟叶的时候,用小镰将烟草的茎连着烟叶,斜着割下来,割的时候要求镰刀锋利,动作利索,茬口平滑,这一寸许的茎,俗称“烟拐子”。在我年龄稍大以后,跟着父亲打下手割烟叶,这是我很难忘的经历。
父亲每割完一棵,把一大把烟叶递给我,我怀里抱着按烟叶顺序一堆堆的放起来,等整块地割完了,烟拐子朝里,放在独轮车车脊两侧,上边用扁担压实,将扁担绑在车把上,就可以推到烟场里晾晒了。
等烟叶叠成条状,在石板上晾晒干之后,还要放在有草的地方露水濡湿,这样的烟叶呈现褐红色,是上等的烟叶,卖最好的价钱。
为了方便运输,烟叶还要每十来个扎成一把,以烟拐子为头,烟叶和拐子结合处为脖,用泡湿的稻草扎得牢牢的,垛成四四方方的一小垛,就可以等着烟贩子来收购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