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我们做一件事,能一直有正反馈,那么这件事是不是很轻松就能坚持下来了呢?
先讲一个小故事:
这是《书都不会读,你还想成功》里的故事情节,被降职的洪镇洙,为了解决自己的迷茫,开始和读书高手郑会一学习如何读书。
起初他的读书任务是:100天33本书。
最开始他也不确定自己是否能完成这个目标,但既然已经跌落谷底,也只能硬着头皮上了。庆幸的是,镇洙根据会一的建议,竟顺利读完了100本书。为此他信心大增,同时也为发现书中的世界而感到惊奇。
但这时会一又给他升级了难度,要求他在一年内读完100本书。
这可把镇洙吓到了,但会一的条件还没说完,要求这100本书是要和自己业务相关的才行。换句话说,读这100本书的目的是为了提升自己的业务水平。并且会一告诉镇洙,1本书蕴含了作者,在某一领域至少30年的经验,那100本书就蕴含了3000年的人生经验。
听完会一的介绍后,镇洙开始100本自己专业相关书籍的阅读,虽然在这个过程中,他也遇到了倦怠期。但很快就渡过,并最终顺利读完100本自己业务相关的书籍,在事业上也有了很大的提升。
而促使镇洙能坚持读完100本书的关键,在于他读的每一本书都能在工作中发挥出来。他所在的是营销部,而通过读大量营销类的书籍,让他在业务能力上快速超越了他人。甚至他还会在公司做分享,这些内容全部都来自读过的书。
当然镇洙的故事还没完,我只是想通过这个故事告诉大家,想让自己自律起来,我们一定要找到硬需求。当需求被满足后,自律往往就顺其自然了。
就像镇洙一样,他看的书全部都是和自己业务相关的,这样的话他就找到了一个硬需求,也就是自己的工作。而读书能满足这个硬需求,因此这个需求就促进了读书这个习惯的形成,二者相互促进。不但提升了业务,也养成了读书的好习惯。这个过程可能会伴随一些倦怠,可在业务上的反馈更快地帮自己渡过了倦怠期。
记得刚开始听樊登读书时,我似乎就做到了这个正向循环。毕业后就不再读书的我,由于第一次通过听书的方式接触到书,瞬间就被大量的新知给吸引。
当听到从未知道的概念、理论、经历时,我的大脑是非常兴奋的。那时的我听书根本就不知道累,只要有空就听,女友都说我着了魔。仅一年我就把樊登读书上架的二百多本书给听完了,有的书甚至听了数十遍。
后来觉得听书不过瘾,就自己买书看。当然这期间也中断过一些时日,有时工作忙顾不上,有时是单纯地不想读。只是当读书的这扇门被打开后,想停下来似乎已经变成一件不那么容易的事了。
最近在研究微头条的写作,我又发现把书中看到的一些故事、案例用自己的语言二次加工,也能写出不错地阅读量。我对读书的需求又进一步增强了。
所以如果你想找到一种让自己轻松自律起来的方法,一定要先找的一个硬需求,这样二者才能相互促进。自律也才能顺其自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