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几天和儿子读经典都读到九点多了,有点晚了,其实下班回家吃完饭就读了,可是断断续续,前面的状态没进入,就一直拖到比较晚了,不过还好都是有坚持读完。有时候比较晚了,比如前天还差一点没读完,我说读完了,叫他去睡。他说妈妈还没读完,等把那一点读完了,他才去睡觉。这就说明他是知道我们每天读了什么,但是为什么就不能每天爽快一点来读经呢?为什么要到那么晚。
昨天我似乎是有点明白了。昨天吃完饭,我就跟他说一起读,他说不要。但是我就打开他喜欢的《笠翁对韵》,跟他说要读他最喜欢的那一段,然后他就来了,从第五段读到第八段,在这个过程他自己读,看到不会的我提醒下,然后他又接着读,当然这个过程我会夸夸他,怎么这么棒,那么多都会读,会背了,比妈妈更厉害了。
后面读到第九段的时候,我把音频打开,他说不要跟着音频读,我说这个我们️没读过,妈妈也不会,我们要跟着佳佳姐姐一起读,等妈妈学会了,妈妈再带着你一起读好吗?他同意了。正音还是非常重要的,还是有必要养成这样的意识。我们大人带着读也可以,但是我们如果没正音过,有些字难免也是读错的。如果非要带着孩子领读,那最好我们也正音过,这样准确率会更高。因为以前没正音读,后面有正音读,正音的过程才发现原来好几个字都读错了,如果没正音,就会被蒙在鼓里了。
晚上打开微信群看到泽楷和果果两个人读经的状态很是不错。他们读的是《论语》,两个人是对话着读。两个人读得有滋有味,不亦乐乎。看着孩子们这样乐在其中的读经状态,我看了也很开心。我就把这个视频打开给儿子看,然后我说你看果果姐姐读得多好呀,果果姐姐也是有跟着音频读的,(孩子有样学样,果果姐姐认真指读,他也会跟着认真指读,果果姐姐跟着音频读,他也会跟踪音频读,果果姐姐说用金手指指读,他就会一直记得用金手指,)跟着音频读,我们的声音也会越来越好听哈。今天我突然想到以后也可以用这样的方式和儿子一唱一和地读经典,孩子一定会喜欢的。
我们就这样跟着音频认真地把三样读完,读完了,我还把上周读过的成语接龙跟他说复习了下,我读上一个,她读下一个,或者是我读前面二个字,他读后面二个字,整个过程下来非常愉快,在这个过程,我也发觉,他几乎都会背了。看来孩子的记忆确实是很好。
后面读完了,他还想和我一起玩,然后就跟他一起玩。但是经典读完了,我的心思就有点飘,想到其他地方去了,我在想公众号要挑选日记这件事,心里头就惦记着。我们的这种心思,孩子也是会察觉的。我们的能量是和孩子相通的。
我就突然有点明白,为什么他读经典,会有点拖,他就是希望我能跟他一起玩,整个心思放在他身上,全程没什么杂念。而他只有读经典晚了,因为他知道让他来读经典的这件事,我看得非常重要。所以只要他没来读,我就会想各种方法来引导鼓励他。这样他就会在这个过程感受到妈妈很重视他。如果早点读完,妈妈的心思可能就会到其他地方去了。其实孩子就是想要我们多一点的陪伴吧。以后还要继续努力,做到更有效,有质量的亲子陪伴。
当我突然意识到这一点,完就把心思先放下,就跟他一起玩会。后面九点多,奶奶说要去睡了。但是他还不去睡,我跟他说要赶紧睡,明天妈妈还要带你去上学。明天早上老师还要教你们做早操。后面他就同意了、帮他洗洗脸和脚,刷了牙,然后就上床睡去了。只要我们用心,真正把心思放孩子身上,我们叫孩子做什么,孩子才会做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