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江水暖》是一部电影,是顾晓刚导演的一部作品。
看过电影,即使不是一个电影爱好者看过这样的一部电影也看得出来题材的小众,不能够很好的引起人们的共鸣,然而就如经典之所以后来成为了经典,是一开始只是写给自己看的,而最终能映像着众生,成为“曲中人”,在我看来《春江水暖》就是有这样的经典的潜力。
当电影的底色舒张开来,视觉是青灰色的,伴着平和与略显快乐的歌声和乐曲,转寰的山水,居室,让人物隐在其中,一一登场,退场。而人物所流露的情绪也一直缓缓流淌,没有冲突的高峰,没有低沉的谷底,像真正的溪流潺潺,于月下有声而和其雅意。
故事从夏季开始,手法奇特的介绍人物登场方式有一种朦胧的旋转,人们常常要去寻找当前镜头下放在其后的真正声音,依次反复,如此准备停当,方在这寿宴上拉开电影的帷幕。
而人物正如顾晓刚导演这部电影的初衷是一股使命感,在其平淡的大半生中开始在变化愈来愈大的现实中开始被记录下来。人们讨论新的变化,比如拆迁,房价,也用老旧的婚姻观念,也有家庭的冲突,有兄弟间的愧疚和沉默……从母亲老年痴呆,母亲的四个儿子和他们的家庭在这样的碎片化的叙述下跳动。
其中印象深刻的是拆迁的工人在楼中一户中捡起贺卡,翻看到照片,拆开一封信,在夜中打起火机读完了,后来他在一个墓碑前读了一篇日记。在信里的爱情和墓前的日记,真的是一种变化,是电影所要记录的。
直到故事来到春天,顾喜知道欠缺的那点是什么,与父母来到山上和好如初,唯一让母亲放不下的老小带着老三送的墨镜不说话,回身望着,又转身离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