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生的事件
我处于经济负债的状态,同时也是我意识逐渐清明,回归自己属性轨道的过渡、转换期。
关于对负债的焦虑,我已经清理了很多,基本可以很平和地面对了。大部分时间,我的状态也很好,做着自己喜欢的事情,很是开心和喜悦。但是在前几天,我察觉到我一边很想快点还完债务,各种行动不断,另一边只要遇到与钱有关的事情,我却潜意识的往外推。
这样的矛盾,呈现出来的状况就是,约好的个案,莫名其妙地取消了。同时,能让我收回现金的货,我放着也不想清,甚至都不想打开发布信息的窗口。在我打开了觉知,想深入觉察这股拉扯的矛盾具体是什么时,就卡住了,第二天,我直接瘫在床上起不来了,只想睡觉。
我意识到我自己觉不下去了,需要帮助,于是约了九哥的个案。
在九哥的陪伴下,我深入觉察,才看到让自己崩溃的根源。
事件中的情绪和信念
这个债务,是我去年被离婚了之后,想在金钱上寻求安全感而踩的坑。全部的负债,均来自于和一位曾经非常要好的姐姐共同做的一项投资。
这位姐姐是我人生当中非常重要的一位女性角色。在我踏入自我成长后的两年里,她陪伴了我,在我迷惘时、离婚后给过我很多鼓励,我们也一起搭档做过很多的事情。我们曾经要好到可以用“同穿一条裤子”这个来形容。而现在,因为投资的失败,我们已经几乎不再联系。写起这一段,我心里升起了悲伤,悲伤我们的人生有多少关系可以被破坏……
“还完债”第一层代表意义的觉察
如果我还完债,就代表着我和这位姐姐再无关联,我彻底失去了一个对我非常好的姐妹,这让我很悲伤。↓↓↓
悲伤我再也找不到这么亲密的姐妹,像她一样陪伴我。↓↓↓
我很愤怒,愤怒她在投资失利后,不与我沟通,直接拉黑我。↓↓↓
我却不敢和她表达我的愤怒,因为她曾经对我那么好,我必须听话,讨好她。↓↓↓
如果我不听话,她就不认可我,不接纳我了,我就会被抛弃。↓↓↓
我好孤独,没有人和我玩,很无助。↓↓↓
害怕一个人出事了,没人帮忙。↓↓↓
我好可怜,可怜自己不被同类接纳。↓↓↓
不被同类接纳,是我不够好↓↓↓
我不够好,活该一个人孤独……
对应的生命故事
8岁的某一天下午,妈妈终于回来了。被锁在家里一天的我,闷坏了。在妈妈开了门之后,“嗖”地一声,我就跑出了家门,去邻居家找小姐姐们玩。结果,在玩水时,不小心摔倒了,下巴磕在了砖头上,磕出了一个洞,血哗啦啦地一下子染红了我身上的小碎花背心。因为这事,我妈妈和邻居阿姨大吵了一架,从此两家人不相来往。邻居阿姨的三个女儿刚好“统治”了整个街坊的女孩子。妈妈这一吵,导致我被同类孤立了,有两三年的时间,我的玩伴都是男孩子。

我一路的成长里,只要女性朋友对我稍微好一些,我讨好的模式就开始重复了。在和这位姐姐的相处里,这个讨好尤其严重。而表面上看似我好“重情”,不愿意断掉和那位姐姐的链接。实际上,是我底层想要被陪伴,想要被接纳的需求在作祟。
九哥在陪伴我释放情绪的过程中,不断引导我去看我那些荒谬的信念,“只要对我好的人,我必须听他的话,特别是女性朋友。”
同时,他给了我建议,自己想要被陪伴、被接纳的需求,自己先给出去。在给予的过程去体验,去修复自己。事实上,我已经在大量做着这样的动作,所以在这两点的需求上,已经由原来非常迫切的90,降低到现在的20-50了。最关键的是,我现在拥有一群觉知非常高的觉生活的伙伴,我从未孤独过。

“还完债”第二层代表意义的觉察
我有能力还完债,就代表着我很好了。↓↓↓
我很好了,妈妈就不会再像现在一样很有耐心地关心我,怜爱我,鼓励我。↓↓↓
我有能力赚钱了,被妈妈发现了,我就再也没有任何理由不给家里钱了,不帮助哥哥了。↓↓↓
我很愤怒,愤怒妈妈眼里只看见哥哥,愤怒妈妈把我当赚钱的工具。↓↓↓
我好难过,难过妈妈生下我,并不是喜欢我,只是在利用我来帮助哥哥。↓↓↓
我好害怕,害怕当我没用时,就会被抛弃。↓↓↓
被抛弃了,我就很孤独,很无助。↓↓↓
一个人照顾不好自己,死了都没人知道。↓↓↓
我好绝望,这个世界是冰冷的,无情的,连妈妈都不是真心爱我,是在利用我。
对应的生命故事
我是家里最小的孩子,属于超生,村里没给分田。从小,我就被调侃,我是靠着两个哥哥分的地种的粮食,才能活下来的。因此,对比两个不爱读书的哥哥,我很能读书这件事,成为了我在家里活下去的唯一理由。所以,我非常努力读书,成了学霸,也承接了父母“望女成凤”的期待。而妈妈期待我能“成凤”,却不是为了我,而是为了有一天我赚钱了,帮助两个所谓“不争气”的哥哥,好让他们不被村里人看扁。
一层层的表达里,我才看到,原来,在我负债之后,有好处的。我负债了,妈妈再也没有在钱方面对我有期待了,她变得对我无比地耐心和关心我。我想抓住这个好处不放,变成了可怕的、看似让我逃避了妈妈期待的舒适圈。同时,这些信念,把我的创造力层层锁住了。

信念的翻转
在我讲起我摔伤下巴,妈妈跑过来看到我满身是血时,快要昏过去时,我心里却有一丝是开心的。九哥提醒我,那我潜意识是知道妈妈是爱我的。我恍然大悟,也确实如此。我从小都知道妈妈很爱我,只是因为那时妈妈挣扎于生计问题,她没有心理空间来满足我想要被她关注、呵护的需求,以至于我自己乱解读了很多,而忘记了她爱我的事实。
我一边听自己释放中的表达,都能察觉到那层逻辑的荒谬性:我很能读书,是7岁以后才显现出来的,何来妈妈生下我是为了利用我来帮哥哥的逻辑?
再说了,我的哥哥读书虽没有我好,但赚钱比我厉害多了。
“觉得自己没用”,“一个人照顾不好自己”
这两点,每次一觉到,就自动翻转。
因为我从小到大,非常独立,5岁煮全家人的米饭,6岁学会炒菜,9岁就懂得一个人坐车去外婆家。“能干、懂事、又会读书”是别人从小对我的评价,我就是其他妈妈嘴里的“别人家的孩子”。

信念翻转之后的改变
放完情绪之后,我一个人骑着单车,慢悠悠地把生活馆周边4公里的地方逛了个遍。那满地的落叶,让我在微凉的春天,有了一种进入秋天的感觉。当车轮碾过金灿灿的落叶,脆脆的断裂声传来,却是自带着回音。
我惊叹自己听觉变得敏感,也感慨自然界从不匆忙,花开花落,落叶归根,一直都是有条不紊进行着。其实,我们的生命也一样,在遵循规律运转着,只是我以前未曾有空间慢下来去关注过、探索过。
昨晚,我照常带领觉察个案,做自己喜欢的事情。个案结束之后,我就收到了这位外地伙伴预约我长期协助她觉察的1000元个案费。我好感动,感动于这能量的回流如此之快、如此喜悦,更加臣服于这个世界运转的法则。
晚上回到家,我做了一件在婚姻5年里都没做过的事。我拿起针线,在装好被套之后,固定被芯,像曾经妈妈为我做过的一样,把自己的床,弄得舒舒服服的。总是听道子说,有觉知地体验自己的女性能量,没想到原来就是这样,简单,单纯。
用我非常喜欢的一部美剧《西部世界》作为今天的结尾吧。
“有些人选择看到这个世界的丑恶、那些无秩序的混乱;我选择看见美好。但美好是种诱惑,我们被困住了。一辈子活在这园中,惊叹于它的美好,不曾意识到它的秩序、它的目的。目的就是困住我们,美丽的陷阱存于我们心底,它就是我们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