丝瓜在china的发展历程

丝瓜在现在人们的日常生活是很常见的蔬菜,它不仅有丰富的营养价值及药用价值而且它用途广泛,丝瓜含有蛋白质、维生素B等丰富的物质,还有清凉、解毒、利尿等作用,晒干了的丝瓜还能作为人们日常洗碗的工具,这些都是为什么它深受大众喜爱的原因。那么丝瓜的起源地是在什么地方?又是什么时候来到中国的呢?

丝瓜的起源地

对于丝瓜的起源地,有很多种说法,有的学者认为它的起源地是在我国,如:我国著名的园艺学家、植物分类学家、植物园专家俞德浚,在“中国植物对世界园艺的贡献”中提到,丝瓜的原产地是在我国。

image

而有的学者则认为,丝瓜的原产地是在印度,如:苏联农业植物学家Н.И.瓦维洛夫,他在自己所著的《栽培植物起源中心学说》中提到,有棱丝瓜起源于世界栽培植物起源中心中的印度 - 缅甸中心,这一中心主要集中在印度。在明清时期将马来、菲律宾、印尼群岛以及马来半岛、中南半岛沿海等地成为南洋,也有人认为,丝瓜的起源地是印度尼西亚。

在众说纷纭的丝瓜起源地中,以起源地为印度这一观点呼声最高,或者说印度是种植丝瓜历史最悠久的国家。

丝瓜在中国何时出现的

关于丝瓜的记载有很多,无论是从古代的医书,地方志,还是诗文笔记中,我们都能发现丝瓜的踪迹。而人们现在最常有争议的是丝瓜到底是在什么时候出现在我国的,能确定的是丝瓜是在宋朝时出现的,但是究竟是南宋还是北宋,大家也只能根据史书记载进行推断。

文献记载以《卫济宝书》最早,虽知道是署名东轩居士的人所著,但是其著作时间却没有明确的记载,而人们也只能根据书中的一些记载去推断其大概出现的时间。

image

清光绪《钦定四库全书-卫济宝书》

东轩居士的真实名字及生平事迹都没有相关记载,《卫济宝书》原书已经丢失了,而我们现在看到的是从明朝的《永乐大典》中编辑而成,分为2卷。

作者在书中有5处提到了丝瓜,其中方中正药有一处,其他三处是以丝瓜汁作副药调饮,还有一处是“正药指授散”方中指出丝瓜,“生者佳。冬日无,可于霜前收,临时末之以傅。生者则细切,石臼中杵绞汁,以一盏当一两,不用醋调,只用汁调更佳。此物亦有阴阳,长瘦为阳,短肥为阴,可偶用之”。

有人指出,书中在自序部分提到的“其中答问指授之文,传之不老山高先生”中的高先生是指宋太祖乾德年间祁门不老山龙兴观道士高景修,所以能确定的是作者是宋朝人,而在《中国医籍考》中有关于《卫济宝书》董琏序的一段分析,“又别有董琏序一篇。纪其得此书于妻家汪氏始末。

中有干道纪年。知东轩居士尚当为孝宗以前人。特其姓名。终不可考。至徐文礼。不过校正刊行。”也就是说虽然不知道东轩居士的姓名及其存在时间,但是能推断出他是在宋孝宗赵昚(shèn,1163年-1189年)之前的人。也就是南宋时期宋高宗朝人(1127年-1162年)或是更早之前。

《幼幼新书》是南宋湖南安抚使刘昉(1140年上任,绍兴年间)所著,书中也有关于丝瓜的记载,据绍兴中叶有记载,将丝瓜捣成汁后与硫磺、槟榔一起外敷,是治疗热毒疮的良方。

而在北宋的中医典籍《证类本草》、《大观本草》(为证类本草的修订版,1108年,北宋后期)中,都没有丝瓜的相关记载,而南宋初期对丝瓜的记载和应用多为捣汁服用等简单用途,所以据此推断,丝瓜出现在我国的时间应该是北宋中期或者是初期,而在北宋末期或南宋初期才有相关文献的记载。

丝瓜在中国最早在哪里出现

丝瓜在古代的名字有很多:丝瓜、布瓜、天丝瓜、天罗絮、蛮瓜、天罗、虞思、虞丝。这些名字的由来有的是根据丝瓜的特征“结实如瓜状,内结成网”而得来,有的则有可能是根据其用途来命名,如:布瓜,在陆游《老学庵笔记》中有记载“用蜀中贡余纸先去墨,徐以丝瓜磨,,余渍皆尽,而不损砚。”说明当时丝瓜的用途已经得到了更多的运用,其老瓜筋络可以洗涤器物。还有的则是根据其出现的地区命名的,如:蛮瓜。蛮多指我国南方少数民族,今闽、粤、桂、黔、滇诸省当时均被视作蛮貊(mò)之地,,李时珍因此说“始自南方来,故曰蛮瓜。”

image

丝瓜络

其实对于丝瓜在中国最早的出现地,史料也没有详细的记载,只能根据一些信息进行推断。

宋朝是历史文献中记载丝瓜信息最早的朝代,南宋主要收集栽培植物的类书《全芳备祖》书中曾引用了《草木记》中对丝瓜的记载,记录了丝瓜的名字,形态等。

而《全芳备书》有一个特点是书中的引用书都是使用简称,所以不知道其到底是从哪一本草木记中引用的。但是书中发现了有关于《南方草木记》和《益州草木记》(记载西南动植物的一本专书)的相关引用,这样至少可以推断出丝瓜为华南或西南的栽培植物。

而大家会发现,与丝瓜相关的各项资料中,无论是作者、还是地方志等,如《全芳备祖》编者陈景沂是天台(今属浙江)人,最早记载丝瓜的地方志《(宝祐)重修琴川志》也属浙江。而自宋以来,与闽、浙两省相关的资料也是最多的。但李时珍所说的,丝瓜叫蛮瓜,来自南方,而当时这两个省中在南宋时期人称做南蛮之地的只有福建。而明代岭南两广含今海南地区的地方志的相关记载都清晰的表明了丝瓜传自福建,从福建在传入广州,再到如今的广西、海南等地。这几个地方都是沿海地带,所以我们可以据此推断,如果丝瓜是外来物种,很有能是从海上而来,由于隋唐以来,福建浙江作为重要的贸易港口,所以很有可能先从这两个地方登陆,然后再传入内地。

目前,关于丝瓜的起源地,丝瓜在中国出现的时间及最早出现的地点都仍然未得到确认,期待以后有史书文献能带我们解开这些谜团,让我们对丝瓜有更加深入的了解。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 序言:七十年代末,一起剥皮案震惊了整个滨河市,随后出现的几起案子,更是在滨河造成了极大的恐慌,老刑警刘岩,带你破解...
    沈念sama阅读 228,835评论 6 534
  • 序言:滨河连续发生了三起死亡事件,死亡现场离奇诡异,居然都是意外死亡,警方通过查阅死者的电脑和手机,发现死者居然都...
    沈念sama阅读 98,676评论 3 419
  • 文/潘晓璐 我一进店门,熙熙楼的掌柜王于贵愁眉苦脸地迎上来,“玉大人,你说我怎么就摊上这事。” “怎么了?”我有些...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176,730评论 0 380
  • 文/不坏的土叔 我叫张陵,是天一观的道长。 经常有香客问我,道长,这世上最难降的妖魔是什么? 我笑而不...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63,118评论 1 314
  • 正文 为了忘掉前任,我火速办了婚礼,结果婚礼上,老公的妹妹穿的比我还像新娘。我一直安慰自己,他们只是感情好,可当我...
    茶点故事阅读 71,873评论 6 410
  • 文/花漫 我一把揭开白布。 她就那样静静地躺着,像睡着了一般。 火红的嫁衣衬着肌肤如雪。 梳的纹丝不乱的头发上,一...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55,266评论 1 324
  • 那天,我揣着相机与录音,去河边找鬼。 笑死,一个胖子当着我的面吹牛,可吹牛的内容都是我干的。 我是一名探鬼主播,决...
    沈念sama阅读 43,330评论 3 443
  • 文/苍兰香墨 我猛地睁开眼,长吁一口气:“原来是场噩梦啊……” “哼!你这毒妇竟也来了?” 一声冷哼从身侧响起,我...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42,482评论 0 289
  • 序言:老挝万荣一对情侣失踪,失踪者是张志新(化名)和其女友刘颖,没想到半个月后,有当地人在树林里发现了一具尸体,经...
    沈念sama阅读 49,036评论 1 335
  • 正文 独居荒郊野岭守林人离奇死亡,尸身上长有42处带血的脓包…… 初始之章·张勋 以下内容为张勋视角 年9月15日...
    茶点故事阅读 40,846评论 3 356
  • 正文 我和宋清朗相恋三年,在试婚纱的时候发现自己被绿了。 大学时的朋友给我发了我未婚夫和他白月光在一起吃饭的照片。...
    茶点故事阅读 43,025评论 1 371
  • 序言:一个原本活蹦乱跳的男人离奇死亡,死状恐怖,灵堂内的尸体忽然破棺而出,到底是诈尸还是另有隐情,我是刑警宁泽,带...
    沈念sama阅读 38,575评论 5 362
  • 正文 年R本政府宣布,位于F岛的核电站,受9级特大地震影响,放射性物质发生泄漏。R本人自食恶果不足惜,却给世界环境...
    茶点故事阅读 44,279评论 3 347
  • 文/蒙蒙 一、第九天 我趴在偏房一处隐蔽的房顶上张望。 院中可真热闹,春花似锦、人声如沸。这庄子的主人今日做“春日...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34,684评论 0 26
  • 文/苍兰香墨 我抬头看了看天上的太阳。三九已至,却和暖如春,着一层夹袄步出监牢的瞬间,已是汗流浃背。 一阵脚步声响...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35,953评论 1 289
  • 我被黑心中介骗来泰国打工, 没想到刚下飞机就差点儿被人妖公主榨干…… 1. 我叫王不留,地道东北人。 一个月前我还...
    沈念sama阅读 51,751评论 3 394
  • 正文 我出身青楼,却偏偏与公主长得像,于是被迫代替她去往敌国和亲。 传闻我的和亲对象是个残疾皇子,可洞房花烛夜当晚...
    茶点故事阅读 48,016评论 2 3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