透过采用阿卡贝拉 (意大利文 Acappella)无伴奏、只以人声清唱法,让厦门六中合唱团团员歌唱得活泼火红的高至凡老师走了,才 28 岁呢。
厦门六中合唱团曾在央视的文化音乐「经典咏流传第二季」节目里,唱过李叔同的〈送別〉。
长亭外,古道边,芳草碧连天
晚风拂柳笛声残,夕阳山外山
天之涯,地之角,知交半零落
人生难得是欢聚,唯有别离多。
长亭外,古道边,芳草碧连天
问君此去几时还,来时莫徘徊
天之涯,地之角,知交半零落
一壶浊洒尽余欢,今宵别梦寒。
〈送別〉李叔同
对李叔同的〈送別〉印象深,因缘有三:
1 家慈多次提到这首歌曲,是他年轻时,风靡一代同龄人的流行歌曲,在校园内,也普受欢迎。数十年后,家慈在厨房弄膳中,间或会低吟 (没错,〈送別〉也是一首可以吟诵的白话诗) 浅唱一番,此是童年时难忘的记忆之一 ;
2 1960年,已故台湾女作家林海音 (1918-2001),发表了他的半自传式小说代表作《城南旧事》。作者通过小英子忆述童年往事,是作家对童年的怀念,和对北平城南胡同小院生活的思念。
1983年,导演吴贻弓,把《城南旧事》改编成同名电影,片中即以李叔同的〈送別〉作为主题音乐及电影幕终时的配乐。
看过这齣电影,让〈送別〉留下更深刻的印象;
3 李叔同的曲折丰满人生,甭论出家前后,一直是收集书稿的资料之一。
世纪前后数年,每年夏天,总有机会到清华访学开坊两个多月,住在京城的西北,有闲余时间,到城中四处蹓跶,在城南一带,留下过试图寻找「长亭外,古道边,芳草碧连天;晚风拂柳笛声残,夕阳山外山」的遗迹足音。
记忆中,某次曾与从港到京的友人关兄,在城南崇文区一家食肆,饱尝啤酒 (好像还有二锅头! ) + 手撕羊架,十数年后,当年「一壶浊洒尽余欢,今宵别梦寒」的情怀,早已化作「天之涯,地之角,知交半零落;人生难得是欢聚,唯有别离多」了。
参考资料:
厦门六中合唱团为你唱经典《送别》| CCTV;https://www.youtube.com/watch?reload=9&v=IakODFh37P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