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安于现状=爱折腾?
随便你怎么理解,总之我就是不喜欢千篇一律的单调生活。
分享今日份happiness
终于把我给各位老师挑选的书全部送完啦。(忍不住又想要夸自己一句真棒/≧ω\)
我的阅历不广,所以给每位老师挑选的书也并非很早就计划好的(书到用时方恨少就实实在在地体现了出来),但至少是在前一天去书店仔细挑选的,虽说这些书我都没怎么读过(《菜根谭》除外哈)。
不知道是不是合适每一位老师,望每位老师打开书本,看到内容时不要责怪我的无知。
毕竟我不知道除了送书还能有什么比它更合适的(欢迎留言评论)。
发现很多老师在头一眼看到我的时候都会说,“你变化好大啊。”(希望不是商业互吹)说真的,我还蛮惊喜的,毕竟她(他)还能记起我曾经的模样。
高中时代,没有发生过什么轰轰烈烈的恋爱故事,也没有过从谷底爬起来后向巅峰冲刺的励志事迹,除了刷题,所剩寥寥无几。
而正是因为这高中生活过于平淡,所以我才分外向往那多姿多彩的大学生活。
倘若你要问我,高中生活在你的眼里真的是那么不堪么?
那我一定会不假思索地回答,当然不,高中时代会是我生命中一段很难忘的时光。
——它算得上是美好么?
——当然。
——如果给你一次机会重来一遍你还愿意么?
——不愿意。
因为真的太辛苦了。太辛苦了。太辛苦了。
当然,这番话是现在的我对于过去的评价。也许将来我步入社会,被那些柴米油盐琐事折磨时,我会十分地怀念学生时代。
很记得曾经读过的一席话,“人不必吃了苦才能当诗人,青春期的苦已经够了。而挨过这苦,像大白菜捱过初霜,才能抽出又甜又嫩皎白的心。”
说到底,不过是我吃不了那么多苦罢了。所以,最终我也没能如愿考上理想中的大学。
把话绕回来吧。
倘若说我的高中生活是黑白色的,那么各个个性鲜明的同学和老师就是那彩色的部分。
人说,高考像是千军万马过独木桥。虽说有好些夸张的成分,但把一起经历这些岁月的同学比作是战友不夸张吧,一起奋斗,彼此暗暗较劲,也不乏相互鼓励的岁月,那会是我人生轨道上流光溢彩的一段呐。
记得听说过一个故事,班主任在毕业前老是念叨“你们这一届,是我带过最差的一届。”而毕业后,班主任含着笑与所有人告别,“你们这一届,是我带过的,最优秀的一届。”
可是,故事究竟是别人的,留给我们的,只有现实——
小孙老师:“现在这一届的学生都比你们乖。”
钱老师:“这一届的学生比你们好。”
只能骗自己,老师嘛,都是口是心非的,我们在她们眼里一定是那传奇的上一届。
今天下午坐下来和王老师聊了蛮久。
很庆幸高三那年遇到她当我的英语老师。毕竟高二那年的英语,我学得一团糟。
你说她有趣么?好像没有。你说她面面俱到么?好像也没有。
只是每个老师的精力都是有限的,你不能自私地用学生身份来对老师进行道德绑架。就像曾经一位班主任说过的那样,“家家都有本难念的经,我连自己家的经都念不好,还怎么来管你们家的?”
其实教师这个行业,如人饮水,冷暖自知。
还是感谢王老师今日与我的一番谈话,让我在面对未来的道路时,有了更多的信心与勇气。
接下来是重点(一般好戏都压轴嘛)——
终于把心心念念的修身宝训《菜根谭》送给了楼老师。
一本看了好多遍,每看一遍都有好多新收获的书(虽然我到现在也没能完全看懂눈_눈)
但就是莫名觉得这本书可以配得上楼老师独特的气质(并且得到了小戚同学的官方认证)。
曾经那么不喜欢的一个人,如今才发现他是如此可爱。
“只是当时接手你们班的时候,我没想过基础可以那么差……”
“……”无奈的我。
“只是可惜没能再给我多点时间,如果可以,来一次完整的一轮复习,结果会不会不一样……”
把失败的原因都归结到自己身上的他,惹得我眼眶发红。
“其实你们班后来真的蛮认真的,我都看在眼里的啊……虽然我知道有些人会背地里默默地抱怨我怎么布置了这么多作业。”
其实是背地里骂你好吧。(道歉?太煽情了,钢铁直女抽当年无知的自己两巴掌就好。)
其实他也不喜欢固定化模式地指导学生刷题,他也不喜欢上课抽背,他也不愿意让大家按顺序背下化学方程式的系数来……
“又不是你的错,大势所趋嘛。”我的笨嘴想不到别的话语。
“哎,大势所趋……我不知道你有没有了解过曾经的草中……几年前,它在普高里算不上是出众的,甚至可以说是比较落后的……而为了提高自己的地位,除了靠成绩说话,没有别的出路……其实好多名校也不都是这样么?”
渐渐发现,楼老师像是那积极入世的孔子。因为凭不了一己之力去改变当前的填鸭式教学法,便只能运用它去教育学生。
和我讲了好多国外的民主教学,毫不避讳地在我面前表露出自己对于这样的教学模式的向往。
也向我了解了许多关于教育学方面的研究。对于一个从来都是我向他提问的老师,如今转换了角色,还真是有点儿小激动(简单来说,就是有点儿膨胀*/∇\*)。
特别向我强调了要了解学生这一块儿。
“你不了解学生,你用什么方法来教呢?”
所谓的因材施教,在高三那一年的化学教学中,体现得淋漓尽致。
而憋了好久的我,也是直白地夸赞了他对于有机推断大题的分析之精彩(以下内容可忽略:却被他当成是商业互吹ノ Д ノ)。
但还是好开心他随手拿了一张试卷跟我简单聊了聊最后的有机题,“你看这个醇……那个醛……虽然你已经听不懂了。”
有点儿心酸的同时,也小小地遗憾当初填的志愿里,化学专业没有被录取。
真的已经记不得了,是因为喜欢高一高二的化学老师而爱屋及乌喜欢上化学,还是因为化学的有趣而喜欢上化学老师了。毕竟这些都不重要了。只要记得曾经它带给我的热血与激情就好。
只是,我的化学成绩与我的热爱程度不成比例。
有点儿辛辣讽刺的意味吧。
又或许是假的热爱?
连我自己也不知道。
只是这世界上的事情就是这么有规律亦有规则,不会因为你足够虔诚就给你额外的幸运。
最后聊到了傅老师。
他在我的眼里就是个传奇般的存在。
“他啊……终于去了一个适合他的地方啊。他那点拨式的教学方法啊,终于有用武之地啦。”
其实还蛮感慨的。
傅老师更像是理想中的老师,而楼老师带着浓浓的现实主义色彩。
对与错,是分不清的。
感谢与他们的相遇,让我的人生中有了那样丰富的经历。
曾经,时间都与你们有关,
是诗的开篇。
后来,时间都因你们而延续,
是爱的赠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