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在腾讯视频热播的电视剧《星汉灿烂》你们看了吗?今天我们就来聊聊这部剧的女主角少商的家庭角色。
先说下我为什么会看这部剧,原因是评论一直在说“关于女主被父母留守在奶奶家,被叔母冷落,从小是在缺爱的环境下成长,待到父母归来,女主已经十几岁了,母亲用了错误的方式和女主相处”。我就很好奇,在这样的成长环境下,如何用我理解的个体心理学去解读剧中家庭中的人物呢?
01原生家庭总有缺失,不是缺爱,就是缺历练
“你就是一个没有父母管教的孩子”、“你的父母不要你了”,这样的台词很耳熟,我们童年成长的经历中,总有那么几个孩子,会去嘲笑其他小朋友,那个时候会因此而伤心,久而久之开始自卑。
被留守的孩子,总会忍不住羡慕父母在身边的日子,孩子的成长哪有一帆风顺的,总有病痛的时候,而这份缺憾一直会刻在心里。但,哪有父母真心愿意留下孩子独自外出,无论是在电视剧乱世年代背景下,还是现实世界的背景下。父母总有不得以而选择的理由,电视剧是为苍生、现实是为生存,都是为了活着。
女主少商比现实中的留守儿童会更不幸,现实中至少还会有长辈疼,而电视剧里是无人疼爱,所以她的内心一直希望是被爱的、被呵护的。缺爱的孩子会在长大以后总觉得自己很倒霉,她不相信会有好的事发生在自己身上,骨子里会自卑。但是又很坚强,比很多温室里的花朵更抗挫,遇到事可以独立面对,能够扛事。
所以,前不久杨幂在某综艺说:原生家庭都会有缺失,要么缺爱、要么缺历练。被众多网友点赞,纷纷认同。
对比剧中的少商,原则上来说她不能算是原生家庭不好,她的父亲、兄长、母亲都很爱她,只是母亲用了不合适的方式去对待她。
少商是责怪父母的,即使她知道父母留守她是有大义存在的,但是她又何尝不是在用自己的想法去臆断母亲的行为,她渴望母亲爱自己,却用自己的以为来叛逆。(此刻很想推荐一本书给少商:《非暴力沟通》,嘿嘿!)她以为逃离家庭就可以活出自我,获得自由。所以她的第一任未婚夫,只是因为对她好,细心地照顾她。
回到现实,我们有没有因为别人对自己好,而作为自己的择偶标准呢?这个标准不能说是错误的,只能说可能并非那么的合适与恰当,因为相守一生,当下的呵护能否长久的存续,这个是要经得起时间考验的。所以,为什么要给孩子足够的爱和归属感,这样她才不会一直在寻找被爱这件事上执着,而赋予了错误的人生意义。
如果人生的意义就是在寻找被爱,证明自己是可以被爱的,会容易让自己患得患失,总觉得自己的人生是悲剧的,好的事不会发生。那么很容易陷入看似爱又不是爱的泥塘中。
02少商渴望被认可的背后
如果总被认为是坏孩子,真的很容易变成“坏孩子”。少商似乎从未被母亲认可过,总被贴上“坏孩子”“不守规矩”的标签,她就算做了对的事,也得不到母亲的认可和夸赞。即使父兄、其他长辈都很认可她。
她为什么会执着于母亲对自己的认可呢?我的理解是:在她的心目中,她是非常崇拜母亲的,母亲不仅能文能武,妯娌关系也处理的很好,父亲更是对母亲呵护备至,她希望自己能够成为和母亲一样的人,心中有大义、夫妻能同心,对外能救世、对内能守家。所以,无论外界如何肯定她的聪明机智,她始终会忍不住看向母亲,在意母亲的认可。当然这其中,还包含了少商对母亲的那份爱,爱她才会在意她对自己的评价。
在寻求被认可的道路上,也会让孩子患得患失,自我否定、自我怀疑,对自己缺乏信心,产生自卑感,很容易被外在的评价所影响。电视剧通常走势是向好的方向发展,就算母亲不认可,和母亲没有和解,但是她也能够找到自己的存在价值。现实中,可能就没有那么幸运了,会在缺爱、缺乏价值感的道路上越走越远,陷入自卑情结。
母亲角色的定位给少商带来的影响
在这部剧中,母亲和父亲的角色就是典型的一个红脸一个白脸的角色,母亲扮演坏人、父亲扮演好人角色。母亲需要建立边界感,但不能只剩下规矩,不能触碰的红线。母亲的角色是爱、是对孩子产生兴趣,愿意与孩子合作,建立良好的关系,同时母亲还要引导孩子与父亲建立联系。如果母亲总是扮演严厉的角色,动不动就惩罚孩子,除了畏惧还会增加孩子的叛逆情绪。
少商的叛逆和母亲的严厉分不开。她即使并不喜欢第一任未婚夫,无论母亲是软硬兼施皆不起作用,母亲错误的角色定位,哪怕是“一切都是为了你好”,看起来是那么的苍白无力,根本无法去赢得少商的认同,因为关系已经建立在彼此不认同的基础上。在少商的认知里,母亲的好只是母亲的认为,不是真的从她的角度考量,只是建立在不认可自己选择的维度上,因为不认可不喜欢自己,连带不认可不喜欢自己选择的结婚对象。
少商的母亲在妻子的角色上有很明确的边界线,从不抱怨,也不会去干涉夫家的家长里短,不参与婆婆与自己争宠这件事,婆婆无论怎么表现出自己与丈夫之间的那份不可或缺的爱,她不评论也不刻意表现出丈夫更爱自己。有时候少商都忍不住要说“不知道的还以为是情郎。”
母亲妻子的角色定位让少商一度好奇,她问母亲“你是如何做到很好的处理婆媳妯娌关系的?”这其实也给少商奠定了日后处理与其他长辈之间关系的基础,虽然少商与母亲的关系一直没有和解。
父亲的角色定位给少商带来的影响
剧中父亲的角色是可圈可点的,可以说是丈夫中的典范,唯一的缺陷是缺乏边界感的建立,没有帮助少商与母亲之间建立爱与信任的关系,过分的扮演了好人角色。
父亲在家中的角色首先是要尊重与爱护自己的妻子,因为爱与尊重才能够让妻子在家中更有归属感和价值感。妻子一旦有了爱与归属,她也会同等的回复在家庭当中,不至于她总是抱怨、总是觉得自己没有地位感,总在寻求地位、认同,而忘了母亲的角色、妻子的角色、媳妇的角色。女性错误的角色定位在这部剧中亦有体现,不做展开阐述。
少商的父亲在维护妻子、处理婆媳关系上很有担当,没有将妻子推出去面对婆婆的挑剔、弟媳的刁难,而是自己出面应对,要说是妻子的功劳不如说是双方的奔赴,妻子不过分干涉、丈夫愿意主动担当,缺一不可。
在丈夫角色上,少商的父亲可以说是满分,但是在父亲的角色定位上尚有缺失,过分扮演了好人,以至于母亲会骑虎难下,想要和少商服个软,也找不到台阶下。一旦母亲和父亲有明显的对比,孩子就会有一个刻板定性,父亲好说话,母亲不好说话。虽然剧中有一个场景是,少商做错事后,父亲大发雷霆,要批评教育她,看似扮演了一次坏人,但是在关键时刻,父亲选择了退出这场批斗场合,让母亲独立面对,无奈之下,母亲不得以使用了身体惩罚。
父亲的角色定位扮演好人让少商有了对比,从而更难以去理解和接纳母亲的行为,无论好坏都不愿意听从母亲的建议。
03最后的话
从上述的人物描述中,我们其实看到了一个家庭当中很常见的相处模式,父母双方看似各自都扮演了好人、坏人的角色,但实则对孩子来说,并没有什么意义。为什么一定要有一方是好人、另一方是坏人呢?为什么不能是都站在一个客观、理性的角度呢?为什么一定要有一方是具备震慑力的呢?
如果在家庭关系中,父母双方,有一方扮演的权威越高、越有震慑力,那么孩子会从弱势的一方中找到自己的地位感、存在感,将失去的掌控感,全部找回来,反而不利于孩子构建正确的价值观。(别问我为何知道,因为亲身体验。)
从孩子的角度,也就是少商的角度,在已经具备了独立人格,可以独立生活的年纪,不需要说我一定要和谁和解,而是与自己和解,因为过去的那段经历也确实磨砺了自己的心性,让自己更加的坚韧。自己其实也不是剧中最悲剧的那一个,其他人物也各自有着自己的缺失感,只不过看上去颐指气使,令人生厌,实则也有不为人知的可怜之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