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个老同事,工作了快十年,每年会做超过4000个PPT,每个都很能拿得出手。有一天被领导叫去聊天,说人还是需要进步,不能一辈子做PPT啊,他把话听进去了。没过多久递交了离职报告,说是想回老家带孩子,这件事发生在十年前。令我最感慨的是,今年还是时不时有人问我,有没有人会做PPT,按照道理来讲,每个刚刚毕业的大学生都会在简历里面大致写着,熟练掌握配OFFICE软件,但做一款能够让人觉得顺眼,注意,是顺眼哦,还都没有达到优秀的级别,仅仅是看得过去的程度,都已经是二八比例开了。证明做PPT这个能力,十年来都没有过时,我会怀念这个离开北京的同事,如果他扛下来,还是在做PPT,越做越好,把自己的能力打磨到行业的顶尖水平,有没有可能,境遇比他在老家要好很多,因为听说他现在胖了好多,想再重新捡起大城市的节奏和工作效率,已经没那么有心气儿了。当初也是真的认为自己那两三板斧,的确抗不住内容创作市场的高速升级。
影视内容市场很奇怪,年年喊创新。但到推广层面的交流媒介,还是要拿着微软几十年前就开发出来的PPT软件来宣传拉投资,90%的编剧还在用word或者近似word的WPS来写剧本,间中也听说过Apple公司开发了更洋气的幻灯片操作软件,用起来也是颇为顺手,但抗不住钱放在一些还习惯操作Windows系统的老家伙手里,得,只能够把格式调整到PDF格式,来通行发送。这样一来,很多动效和字体,与最开始的设计初衷都不一样了。为了达到通用的格式,彼此都在降维交流。
并不是说PPT不会过时,而是几十年来,整个演讲市场,已经被培训得必须后面得有一个屏幕,来辅导自己的演讲,才觉得是一种标配。然后大家看项目,WOED文档的话呢,嫌字多,记事本呢又太简陋。H5倒是很洋气,有点浪费流量,以及加载的速度比较慢,你再配个音乐啥的,完全弄乱了本来想要讲清楚的内核。人的认知界面很窄,一时之间,只能接受很少几个字的输入,即便是有要讲的金句,最好也是精简再精简;人又是比较虚荣的动物,精简到只有一句话能打动你,但字体不放大吧,他会觉得这个呈现很没有诚意,他要把你的这一句话给自行放大,过滤,赋予想象力,然后再能唤起对内容更多的兴趣点,才有谈下去的希望。所以我一直认为,很坚定地认为,那些在电梯里五分钟就吸引总裁关注的提案人员,口才啊,勇气啊,都是放在后面排位的。颜值和双眼那股勾人的魄力才是头两名的重点要素。
而且注意 真诚度在容纳在颜值当中的。很多人混淆了,感觉自己很真诚就上马了。这个标准是别人定的,就像要卖个东西,市场给的价值才能交换回来你想要的价值。现实情况是,给你买单的人,真的是觉得你的脸比较顺眼。包装好听一点,就是大家都要注意起来自己的第一印象。
PPT本身反而不是提案的时候,最重要的。
见过厉害的提案演讲者,PPT真的沦为了背景图,他第一张图就征服大家了,不读稿。图案上讲的和自己说的押韵的但不是一样的,这里有个秘诀就是一般人做PPT只会做一版,但专家做PPT就会做两版甚至三版,后面两版我们作为听众是看不到的,它也不是演讲者的腹稿,他就是作为一个实在的注释工具,再提升整个演讲内容。第二版不用一点花俏,都是字符都没问题,因为只有自己看到,站到台面上演讲过的人都知道,那个场景,脑袋是不管用的。没有办法源源不断让你像平时聊天那样,可以给出一些信息源泉,而聚光灯又是打到你的身上,没办法,只能照着PPT上的字阅读了,效果可想而知的差。
而所谓的临时状况,相声里面的现掛,也并不是郭德纲岳云鹏他们身上有多么灵敏的反应,真相是我们以为是临时状况,但是相似的状况,他们已经遇见过2000回,脑子里面备份了而是套解决方案,有些适用于北方观众,有些适用于老百姓,有些适用于高净值家庭,逢人做戏,看的其实是现场经验的储备量够不够。我相信是会有灵光乍现的金句出来,也不是硬邦邦排练过上句接下句,而是下面真的有100句,不掉气,专业非专业的区别就在这里。
奇怪就奇怪在,我们从小做题,做了足够多的标准答案,就连作文的格式,都有意义上的指导,写偏就是跑题,每次考试看到作文题,有这么一句提示,除诗歌之外的体裁不限,这句提示杀掉了多少萌芽的小诗人,这个不可惜,可惜的是,我们真的把提示给听进去了,不仅在作文课里不会写诗,在其他的场景里面,也不太会写诗了。真别小看提示的作用。我们的成长环境,对印刷出来的字体权威性有种默认的遵守原则的,当下觉得不合理,但是好像不太妨碍自己活下去,也就这么任其发展。真觉得难受,就想办法离开,没有思考过正面对抗的解决方案。之所以会默认不理,大约是尝过了默认的好处。之所以会选择当一个路人,因为安全吗?
安全牌打久了之后,生出来的思维模式,就是不出头的思维模式,这样的习惯做出来的PPT,也是第一时间,看看网站上最多人下载的模版是什么,中间替换一些关键词。
快到年底了,大家都在找年终报告的模版,很多人兴奋于找到了一个看上去很时髦,走在前端的转场动画或者字体。
我很少很少,其实是没有一个人,会去开始训练自己的语调和普通话,还有台词的气息。
大概因为练习台词和身段,以前没做过,即便要做,又要经过很长时间的训练,马上不就要上台了吗?
我又不是大明星,不用搞得那么光芒万丈。
每年年底看各位同事到处在找PPT模版的时候,我总会想到那个十年前就以为PPT很快就过时的同事,希望他现在也过得很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