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匠人精神》读后感

      “无论技术多么优秀,但仅仅只有技术,将很容易被超越,而精神无法很快被模仿。如果精神一流,技术肯定是一流。”这是《匠人精神》这本书里的一段话。是的,这个世界不缺少会做事的人,而是缺少会好好做事的人。在读完这本书后,我深深地被其中的“精神”所吸引着,尽管我们教师不是工匠,但是谁说我们又不是拥有“教书”这门专业技术的匠人呢?所以,只要是匠人都要拥有这样的精神。

      书里主要讲了匠人须知的30条法则,作者对每一条法则都进行了解读,法则会被秋山木工里的员工每天背诵,每一条法则都彰显着一个字,那就是“心”。因为这,秋山利辉所创办的秋山木工被日本企业、政府机关、教育机构、医院等各行各业的人所关注,来这里应聘的人学历高的很多,八年一个轮回的独特培养模式,不仅让企业拥有着强大的生命力,产品得到日本国人的青睐,更重要的是这里的精神为大家所吸引,以至纷纷慕名来到这进行参访。

一、人品即技术

      秋山利辉先生说,他们培养的是一流的人才,而一流的人才首重人品,其次才是专业技能。他们的时间和精力95%花在教育人品,5%花在教育木工技能。在这里,对好的工匠评价标准是技术40%、品行60%,如果人品达不到一流,无论掌握了多么高超的技术,在“秋山木工”也不承认他是真正的匠人。他们虽然是技术产业,但是在磨砺学徒们技术的同时,也是在锤炼人品。因为,有一流的心性,才会有一流的人品。在这30条法则中,礼仪、感谢、尊敬、关怀、谦虚......这些做人最重要的品质,全都被浓缩在这里。比如在法则1中:进入作业场所前,必须先学会打招呼。这是秋山木工最基本的一条法则,因为如果不能好好地与人打招呼,那就相当于去工作场所忘了带工具,就不可能赢得客户的青睐。反复练习打招呼,就能赢得良好的第一印象。一个简单的动作,可能在秋山木工这里就是反应人品的一个要素。这让我想起了身为幼儿教师的我们,我们是专业的教育者,之所以专业,就应该拿出专业的精神,特别是在面对幼儿和家长时,如果因为疲倦或心情不佳,在与他们交流时没有带着微笑,把情绪带到工作中,那么就会引起家长的误会,孩子们也会在这种负面情绪地感染下,无法快乐地在幼儿园生活。所以,我认为所谓的有些法则,其实是相通的,教师的人品就是师德的体现,我们担负着树人的工作,所以,对孩子的品德培养至关重要,如果教师没有一流的人品,怎么能培养出具有高尚品德的下一代未来呢?

二、父母即动力

      书里特别强调“孝”的重要性。里面谈到,一个不能取悦父母的人,是不能让同仁和客户高兴的。所以,在秋山木工,学徒每日要向父母写“修业报告”,报告他们的进步及过失、生命的感悟、学徒的心得。父母阅读后,提出希望或给予鼓励并有所建议。他们的动力就是亲情,就是令父母满意,他们的生命观就是报恩,报祖宗的恩。同时,他们又注重和家长齐心协力一起培养孩子。比如说来秋山木工学习和辞职的决意,都要经过和父母的沟通,因为他们觉得一旦开始修业,没有比父母更强大的啦啦队。从这我得到的启示是,在教师专业提升和幼儿培养方面,我们也应该注重父母的作用。我记得在中国教育报中的一篇文章中提到过如何鼓励教师的专业成长,就谈到了某所幼儿园的一项做法,就是在子女取得进步时,幼儿园以其父母鼓励的方式激励教师继续奋发进取。我也想到了,在曾经的某个阶段,我们幼儿园让父母给孩子以写一封信的方式,与孩子聊聊他们的进步,对他们加油鼓劲儿。这些最至臻动情的做法,我们应该重拾进行,目的就是把父母与孩子之间的亲情化作教师、幼儿成长的动力,让向上向善的美好情感在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上互融通、互促进。

三、感恩即成长

      秋山木工独特的学徒制非常严苛但很温暖,严苛到每个人都要在这里度过八年集体生活,无论男女都要一律留光头,进入场所禁止使用手机和谈恋爱,严苛到禁止接受父母汇寄的生活费和零用钱,严苛到每天早晨都要跑步15分钟,并进餐时禁止挑食。温暖到每月一次联欢会,面对一口锅吃东西时都要说“你先吃”,温暖到要经常写书信给父母和老师朋友表达谢意,温暖到每一个电话和回应都要满怀真诚。甚至他们对待自己工作时的工具,就像对待自己打仗的的武器一样爱惜,爱惜到一把凿子能用上好几十年,磨损的比原来要短上三倍,我想这个过程之所以不肯更换是因为对技术、事业的热爱和感恩吧。最欣赏的是秋山利辉对学徒们的教导:要放下自己微不足道的自尊心,将师傅们所授予的知识顺从地全部接受,学会感恩,不管是挨师傅训斥或责骂,都要笑着诚恳表示感谢。要养成爱管“闲事”的习惯,就是发自内心地为对方好,对方也要以感激之心去面对,如此才能获得成长。因为感恩能让我们变得谦虚,心怀感恩,就能学到很多东西,持续成长。他认为:为了将自己认为非常了不起的人物所拥有的东西吸收为己有,而能够认真听取教导的人都是纯朴率真的,纯朴率真是一种非常重要的能力。是的,谁都喜欢听好话,这毋庸置疑,但是如若对待别人的建议和批评依然能够谦虚接受的人才是成长最快的人。我们幼儿教师不更需要如此吗?家长的意见也好,领导同事的建议和批评也罢,哪个不是促进自我有效反思的绝佳机会呢?没有反思,哪来成长?

      这本书带给我的思考很多,让我懂得了学校教育成功的法则不仅仅在于做,而是形成一套完整的精神体系,整个团队的人都在围绕一种核心文化而共同努力,这种文化需要的是踏实、勤奋不懈、苦练,只有这样才能最终成就自己、成就别人、成就一代又一代的孩子们。人生的全部都是自己的时间,工作意味着生活,愿每一个奋斗的你我,都能在各自的事业中成为一流的匠人,铸就一流的匠人精神。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禁止转载,如需转载请通过简信或评论联系作者。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记得小时候,父亲会请村里木工师傅到家做干农活用的器具,师傅带着一个大箱子,里面装着各式各样的木工工具,旁边...
    玉衡中医_唐杰俊阅读 3,604评论 0 1
  • 《匠人精神》 一直以来对日本的书籍都非常喜欢,不仅是他们在书写中给我认真的态度,而且很多书籍都点出了现代社会的浮躁...
    爱美丽_赫然阅读 5,437评论 2 0
  • 作者是日本主要为皇宫、高级大饭店纯手工制作家具的,秋山木工厂著名匠人秋山利辉。书中主要讲述了秋山利辉是如何...
    滿江阅读 4,444评论 0 0
  • “一流的匠人,人品比技术更重要。”这是匠人精神作者秋山利辉说过的话,。秋山立辉是日本著名“秋山木工”的创办人。...
    南笙nan阅读 12,559评论 0 0
  • 《匠人精神》这本书讲的是日本的秋山利辉先生结合自己一生的经验总结出的一个关于匠人的一些精神。秋山利辉先生本人就是一...
    棠望阅读 3,780评论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