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下来,毫不起眼、又黑又瘦的惠能干了一件惊天动地的大事!
因为他没有文化,却有见地。惠能批判式地,依葫芦画瓢地、但却是批判式地、点评式地,作了一偈。
从这件事情,我们应该很清楚,文化水平高低和智商高低没有联系,和情商更扯不上。
那边方丈禅房里,五祖心里想:神秀偈语虽然是最好的了,可是,未免太执着于修行了。
这个,就是最好的了?
那个什么惠能,獦獠之身,却待如何?会让我失望,还是会让大家认识而一鸣惊人?
他才来半年多,我会不会心急了点?
事实证明,一切早有定数!五祖不但没有急,惠能的见识还远远超出了五祖的期望。
惠能没有文化,不会写字,但是他会听会说。于是,他随口念出四句,旁人有修为高深的,一听大惊。
本来没有人敢帮忙,只是他口偈一出,旁边有几位高僧听得,顿时感觉豁然开朗。
云开雾散,几十年的苦修,都没有这个伙夫之高深见性。
他念的四句偈语是什么呢?
惭愧之下,其中有一位就自告奋勇,帮他写在了墙上。就写在神秀偈语的旁边:
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
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
这偈语,简直就是和神秀对着干嘛!
没办法,他感悟,意境是高,但是,苦于没文化,只能依瓢画葫芦。
两偈一对比,在见地见性方面,高下立判!
这惠能才是高手啊!
高出神秀太多。简直不是一个层次的。而且这么年轻,这么差的根基,还连佛门都未入。未来的前景,可想而知!
好象之前还没有听师傅讲过这么空灵见性的,住无所住!隐隐的,高出好高好高一大筹。
只是,是不是飘了?如果这样,还需要经年累月苦苦修行干什么?
众人皆震惊,有能体悟的,亦皆不敢言,且看五祖如何评价、处置。
也有相当多的些个人,认为惠能不过瞎掰掰,什么都没有,啥都不是!
一个意念就搞定了,还要天下寺庙,普世众僧干嘛呢?
这个争论,千年以来,历久弥新。
大部分支持神秀的,都认为,一个伙夫,连和尚都还不是!你修行个啥?纯属瞎掰掰。
象神秀大师兄般,那才是修行。
神秀呢?自己虽隐隐觉得惠能是空灵见性,但若万事皆空,出家人还修行什么?
嗯,我这个才叫修佛。这似乎也有道理,以后这道理便由神秀往下传,形成所谓北宗渐修派。
这样一来,苦等半天的弘忍大师当然发现了。
他一听偈语,顿时震惊,手里的佛珠也一抖,掉下去了。
这悟性,这见地,这空灵,自己也不如啊!
五祖由此,终于确认了惠能的见地和禅悟。
这南蛮、獦獠,之前初次见面时说的那个,“佛性无南北,獦獠身何如?”还真不是蒙的。
他也确认了,这应该是佛祖的意思了。
心意已决,五祖不再迟疑,熬到天黑下来后,他不敢让人去唤惠能入禅房晋见。
忍大师就亲自悄悄地找去柴房,与惠能密说:“整个黄梅凭墓山这么多人里面,满墙壁偈语,只有你的直了见性,深得我心。我想,是释伽牟尼佛选择了你。”
五祖单刀直入,说你的偈语最有见性,佛祖选中了你,我要把衣钵袈裟传你。
惠能直接吓得不敢说话了,半晌,跪了下去。
即使身为六祖,也是要拜五祖啊。何况五祖这就是收自己为徒了!
不但收为徒弟,还传衣钵袈裟,这意味着什么,他还是清楚的。
而且,他马上就想到了“自古传法,命若悬丝”的传统。
自己这身份,果然是应了这句话啊。
自此,他走上了长达十二三年的逃亡生涯。几度丧命,鬼门关前走了好几趟。
他惊喜之下,还是有惊恐。
即使是见性了,毕竟还不是菩萨。面对这么重要的事情,不免心乱神扰。
五祖心里早已释然。当时就决定了,学菩提老祖教孙悟空似的,要他在夜间悄悄的潜进方丈禅房,为他说法。
这就是要付法传衣,继承六祖之位。
到了晚上?惠能悄无声息地入禅房房。再跪拜。这回,连头都不敢抬,原来那个淡定的惠能也不淡定了。
五祖让惠能免却这些俗礼,你可是见性了的啊。
惠能这才恢复了禅心,神态如常。
两代佛祖,就这么面对面,叽里呱啦的论了三日三夜。
通过交流了以后,五祖知道了,惠能确实是悟了真谛。而不是乱打乱撞。
只是他连许多佛经都不熟练,又是文盲,要是当众辩论,怕是够呛。
恨不得,一下子把惠能领悟到的道理,在佛经上怎么讲的,自己一生是如何领悟的,一一告知。
五祖想把自己一生的见地,全部倒进惠能脑袋里面。只是,时不我待,夜长梦多。
弘法重要,留得青山在更重要。
尽管惠能悟性高,甚至于空灵见性还在自己之上,但是,若论佛经佛理,他还差得远呢。随便说几部经,他不要说背不出来,甚至绝大部分都没有听过。
这样一个人,怎么服众?怎么以理服人呢?
一时半刻,也急不来的。
弘忍大师深知惠能的致命短板。 惠能欲修炼成佛,路,还长呢!
此时此刻,即使隔着千年光阴,我们都应该向这位最有远见,最有胆识,最果敢,最坚决的佛教第五代宗师致敬,致以最高的佛礼!
果然,不是一般人,不走寻常路,更不做寻常事。
以后有机会,也可以讲讲五祖的传奇故事。
眼前,最重要的,不是教他学会多少经书,是要如何保命。保住他这条因为接了衣钵袈裟而“命若悬丝”的小命!
自古弘法,命若悬丝。
这绝非一句空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