暮色上枝头,零星点点。背诵《出师表》,只觉先生枯燥乏味,晦涩难懂的文章为何出于世。翻来覆去,唯背通第一段,就如表中“临表涕零,不知所言”。
恰逢月睡,不知躺在何处,风吹竹笑。困意渐侵蚀意识,才抬起的眼皮沉沉欲坠。“只好睡吧。”表中片段在脑海中放映,心中默念“先帝创业未半而中道崩殂,今天下三分……”
抬眸望向灯火阑珊处。
正是先生年少诵《梁父吟》的身影。青葱树下,往来踌躇,与人夸夸其谈,以管仲、乐毅自比。欲抒满怀志,展才干于世。世人不解,亦是不屑一顾。我便望着、望着……
望着先生笔墨风骚,望着顷刻滂沱、乍起风波、天穹悬着的唯一月色。直至,刘备三顾茅庐。
汉末,战乱频发,刘备三人三次顾庐,张飞、关羽不悦。“先生,为何不见客?”“先生自有先生的神机妙算……”窗外日光弹指过,席间花影坐前移。先生睡醒,刘备便请教平定天下的方法。“然志犹未已,君谓计将安出”“……诚如是,则霸业可成,汉室可兴矣。”《隆中对》,饱览先生才能,亦是一篇佳话。
如此,不免见先生锦囊妙计的谋略,草船借箭的才干,或是空城博弈,托孤哀情。然北伐不利,陛下无能。
以恳切言辞,针对局势,反复劝勉刘禅继承先帝遗志,开张圣听,赏罚严明,亲贤远佞,以完成“兴复汉室,还于旧都”的大业。先生“北定中原”的坚定意志和对蜀汉忠贞不二令我折服。
“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咨臣以当世之事,由是感激。”
“受命以来,夙夜忧叹,恐托付不效,以伤先帝之明”。
“今当远离,临表涕零,不知所言。”
明白先生情谊,或惋或叹。“出师一表真名世,千载谁堪伯仲间。”终,五丈原病重而逝,忠武侯,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一诗二表三分鼎,万古千秋五丈原。”
“叮叮,叮,叮叮……”哦,原来是黎明而至。
蓦然回首,这并不是孔明先生,仅是我眼中。一代忠臣,鞠躬尽瘁。《出师表》亦不再乏味。
“先帝创业未半而中道崩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