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班,姬姓,公输氏,字依智,名班,人称公输盘、公输般、班输,尊称公输子,又称鲁盘或者鲁般,惯称“鲁班”,生于公元前507年,卒于公元前444年,春秋时期鲁国人(今山东枣庄市滕州市)人。旧时建筑工匠、木匠鼻祖、戏班的祖师。
《事物绀珠》、《物原》、《古史考》等不少古籍记载,木工使用的不少工具器械都是鲁班创造的,如曲尺(也叫矩或鲁班尺)、墨斗、刨子、钻子、锯子等工具。现在依考古学家发现,早在新石器时代我国古人就会加工和使用带齿的石镰和蚌镰,在鲁班出生数百年前,就有人使用铜锯,“锯”字也早已出现。《古史考》记载鲁班制做了铲,《礼记》记载了他设计出“机封”,用机械的方法下葬了季康之母,其技巧令人信服。《述异记》记载了鲁班曾在石头上刻制出“九州图”,还传说鲁班刻制过精巧绝伦的石头凤凰。《墨子·鲁问》记载了鲁班将钩改制成舟战用的“钩强”,楚国军队用此器与越国军队进行水战,越船后退就钩住它,越船进攻就推拒它。《墨子·公输》中“公输盘为楚造云梯之械,成,将以攻宋”一句,记载了他将梯改制成可以凌空而立的云梯,用以攻城。
古时,人们加工粮食是把谷物放在石臼里用杵来舂捣,据《世本》上记载,鲁班发明了石磨以后,把杵臼的上下运动改变做旋转运动,使杵臼的间歇工作变成连续工作,提高了生产效率。《物原·器原》又说他制做了砻、碾子,这是古代粮食加工工具的一大进步。据说是鲁班发明创造了打井的技法,才出现了井壁以石砌垒的石井,以砖砌垒的砖井,以陶环套接的陶井,以沙灰捶抹的灰井,以木材构架的木井;才懂得了建井台防污水流入。传说拉水的滑轮也是鲁班发明的。另外,传说鲁班妻子云氏因为怜惜鲁班在风雨烈日下工作,见亭子可避雨遮阴,于是想出一个活动亭子让鲁班带在身边,云氏发明制造了伞。
传说“有眼不识泰山”俗语来自于鲁班,大致情况是鲁班招了很多徒弟,定期要考察淘汰一些人,其中有个叫泰山的,看上去笨笨的,来了一段时间,手艺也没有什么长进,于是鲁班将他扫地出门。几年以后,鲁班在街上闲逛,忽然发现许多做工精良的家具,做得惟妙惟肖,很受人们欢迎。鲁班想这人是谁啊,这么厉害,有人在一旁告诉他:“就是你的徒弟泰山啊。”鲁班不由感慨地说:“我真是有眼不识泰山啊!”
关于鲁班的发明以及传说还有许多,本文就不再一一列举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