惊闻乔延凤老师于8月12日去世的消息,我心中倍感沉痛。乔延凤老师是原《诗歌报》(现《诗歌报月刊》)主编,著有诗集、散文集、理论集十余部,编发了大量有影响的优秀诗歌,发现并培养了一大批青年诗人。我虽和乔老无一面之缘,但他对后辈的热心提隽和诗坛的高风峻节,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作为上个世纪八十年代的诗歌爱好者,我总要从不多的生活费中抠出钱来订阅《诗刊》《星星》诗刊和《诗歌报》,这三种当时在中国最有影响力的现代诗歌报刊中,我尤其钟爱《诗歌报》,报中的每首诗、每篇理论文章我都要仔细阅读,甚至关于诗歌的简讯都不放过,从而培养了自己诗歌的基本素养和理论修养。那时在我还是一个初中生的心中,就萌生了一个不切实际的梦想:要是能在《诗歌报》上发表作品,该有多好啊!至于主编是谁,我懵懂的年纪里并不关心。
让我和乔老第一次的隔空相识,是在“溪云斋”诗歌群。2021年8月5日,我在群里贴了一首诗《和你种一生豆》,没想到这首诗得到了乔老的亲自点评,他对诗的每一行都进行了仔细的点评,肯定了诗歌中蕴含的真情实感,也指出了诗意的不足。我从没想到,一个著名的前辈诗人,能这么认真地点评一个无名小卒的作品,他对后辈的热忱帮助,让我深受感动。
于是我开始阅读“溪云斋”公众号上关于乔老的介绍,对乔老有了更深更全面的认识。乔老是“溪云斋”公众平台的顾问,他德高望重,又是这么高龄,却总是身体力行,每月为平台写一次诗评,以此指点和激励诗歌爱好者的创作,截至今天,乔老为该平台一共评诗44期,其付出的心血,可想而知。
乔老始终坚持自己的诗观,并亲力践行,他认为诗歌要写出真情,写出我们自己的生活,要有时代感。他的诗真挚,不故作,不媚俗,这在当下诗坛乱象中是一股少有的清流。
今年7月31日,我委托风剪云兄弟向乔老为《也是文学报》约稿,乔老爽快地答应了,并很快寄来了稿件和简介。《也是文学报》只是一张毫不起眼的民间报纸,但乔老并没嫌弃,以此表达对民间办刊的大力支持,也是对文学爱好者的莫大勉励。
今天,我们痛失一位敦厚长者,痛失一位优秀诗人,这既是我辈的损失,也是中国诗坛的损失。
谨以此小文,表达不尽哀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