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上完情商课,遥提出想在外面吃晚饭,于是我们就慢悠悠的往小菜一碟走,经过麟麟火鍋时,被告知今天68折,瞬间口水被调动起来了。
我和遥对望了一眼,俩人很有默契的呲溜一转弯,奔进了火锅店。
一进去一股火锅的味道扑面而来,真香啊。
坐好、点菜、上菜,等锅开。
因为遥不吃辣椒,我们都是点鸳鸯锅底。
鸳鸯锅底,从来都是红锅先开,于是我开始放菜,等菜好了准备开吃。
这个时候,遥的白锅还没开。
遥问我:“妈妈,为什鸳鸯锅每次都是红锅先开啊?”
我告诉他是因为红锅里面有很多油,由于油的密度小于水,所以油永远在最上面起到一个密封作用,使热量不容易损失,所以红锅会先开。
说完之后,我很开心的说:“那你继续等着吧,我先吃了啊。”
正当我埋头吃的不亦乐乎的时候,耳边传来一个声音“妈妈,你这么说,我有点生气。”
我愣了一下,以为自己听错了,抬头看着遥,问他:“你刚才说话了?”
他点点头,很平静地说:“你刚才那么说,我有点生气。”
我有点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生气?为啥生气?还有我刚才说了啥啊?
于是我问他:“妈妈说了什么让你生气了?”
遥重复了我刚才的话:“你说让我继续等着,你先吃了。”
我恍然大悟,原来是我的一句无心之语,伤了孩子的心。
我立刻放下筷子,真诚地看着遥遥,郑重的对他说:“哦,妈妈没想到这句话给你完成了伤害,对不起啊,妈妈向你道歉。”
说完我停顿了一下,用心感受了一下遥的情绪,继续说道:“是的哦,看到妈妈的锅子一下就开了,你的这么半天还没点动静,又饿又着急吧,结果妈妈还说了这么一句话,心里肯定好不舒服的,妈妈感觉到了。你知道吗,妈妈真的好感动,谢谢你这么真诚的表达自己的感受,谢谢你愿意跟妈妈说出心里话。”
遥看着我,眼圈微微有点发红,可能又觉得有点不好意思,掩饰性的左顾右盼。
我看着他,心中充满了感动,忍不住想抱抱他,于是我问他:“妈妈可以抱抱你吗?”
遥点点头,同时从座位上站了起来,我们俩紧紧的抱了一会,感觉连接更加紧密了。
可能有些家长会觉得这么一件小事,有必要这么夸张吗?
刚好今天看了海姆•吉诺特博士的《孩子,把你的手给我》,其中的观点给我很多启示。
在孩子的世界,很多大人觉得微不足道的小事,对他们很重要;而很多大人觉得很重要的事情,他们并不在意,这大概就是不同频的状态吧?
而保持我们跟孩子同频的最好的办法,就是用一种关心的方式和他们交流,真正走进他们的内心世界,接纳他们的感受,这样亲子账户里的存款会越来越多,偶尔支取一点根本不算啥(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