之前跟琼儿聊天,我提到,我追了一个女孩整整一年,到现在她还对我爱搭不理,我还要坚持下去吗?
琼儿直言道,傻逼,这姑娘摆明了对你没意思,还一年……一个月,不,一个星期就能知道的事!
我有些不服,一个月那还只是刚认识的阶段,总得要有接触跟发展的时间吧。
琼儿有些恨铁不成钢,我们女孩子呢,喜欢就是喜欢,不喜欢就是不喜欢,很多事接触一两次就知道了,我一开始不喜欢你,你做再多事都没用,我反而会觉得你很烦,再说,大哥,大家都挺忙的,你浪费了你的一年时间同时也骚扰了人家一年啊!
我被她喷的有些体无完肤,强行辩解道,万一日久生情了呢!
琼儿一脸不屑,哥,你十八世纪穿越过来的吧?
(1)
琼儿后来说道她的一个小姐妹,认识一个男的一个星期便确定关系了,没几个月便就谈婚论嫁了。
我有些惊讶,你们95后都这么玩的吗?
不然呢?你以为现在的感情是什么?不都是觉得不错,然后就直接开始了,一边谈恋爱一边磨合,生情就继续,不合适就散伙,这是最有效率的方法,总比陪跑好几年最后觉得不合适来得好的多吧!
然后呢,我的那个小姐妹通过这种快餐式的方式换了好几个男朋友了,也许你会觉得她这个人的三观有问题,但换个角度想想,你不觉得如果只跟一个人从接触到了解再到分手,而花了这么多时间,这很不值吗?
(2)
大概也许吧。
我承认这种方式确实最高效的一种,谈恋爱往往是了解一个人最快速的一种方法,就如同婚前试婚一样。
这种观念刚提出的时候也是被主流思想说摒弃的,哪有还没结婚就跟人住一起去的!这成了还好,万一不成,以后可怎么办!
然而在如今,虽不能说所有人都能接受这样的观念,可大家也已见怪不怪了,而从存在即合理的角度来看,婚前试婚确实是有他的优点的。
所以从这方面看,我好像也能理解琼儿所说的“闪恋爱”的爱情观了。甚至仔细想想,身边这样的例子倒也不少。
朋友圈有一个姑娘,相亲了好多次,成了好多次,也分了好多次,她毫不避讳的在朋友圈记录着她的前男友以及失恋的情况。
在她看来,相亲不过是她接触异性的一个渠道,并不意味着一定要结婚。后来在她又一次分手后的半年,她忽然宣布要结婚了,着实吓了我们一跳。
再后来与一个熟悉的共同好友聊天,聊到她,我开玩笑的说道,现在女生好可怕,前一秒还失恋的要死要活的,后一秒便成了人妻。
好友淡淡的说,我觉得她这样挺好的呀,总不能一直沉溺于过去吧。
可她换男友的频率也太高了吧!
不然呢?她都奔三的人了,你总不能要求她还天真纯情的跟着一个不合适的人吧,女人的青春耗不起。
(3)
对于她们的想法我好像拗不过来,渐渐便也接受了这种观点。
是啊,大家都到了成家的年纪,大家也都想着宁缺毋滥,怎么才能判断一个人是不是滥,没有比与他谈恋爱更简单的方法了。
而且后来我发现,存在这种观念的人还不在少数,而比起琼儿的理直气壮,我更容易接受的说法是
“现在的节奏太快了,从认识他,再到与之路人,说不定只有几个月的时间,若自己再不抓紧点,就真的错过了啊!”
就算这是做错也只是怕错过。这样想想,我倒是理解了那些闪恋爱的人了。
有时候我们会觉得,一个人前任无数,他就一定很渣,不以结婚为目的的谈恋爱都是耍流氓。
可你真正接触来看,他可能也是在寻找自己的幸福呢?分手真的只是不合适呢?在如此快节奏的社会中,快餐式的感情也有他存在的理由,我们没那么多的时间去慢慢了解一个人,我们更怕在我们了解的过程中,他就忽然消失不见。
于是,让我们先恋爱后谈感情可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