匠人赋予产品生命,文人则给予灵魂;筷子是文化的延伸,也是文化的载体。
西湖天竺筷丨西湖天竺筷是浙江省杭州市的一种汉族传统手工艺品,采用杭州天竺山的实心大叶箬竹精心加工而成。天竺筷上的烙画有西湖山水、鱼虫花草、菩萨活佛、店家字号等,强烈地反映了杭州地域的人文景观,富有地方特色,也是一种旅游纪念品,驰名国内外。
▷西湖天竺筷的由来,充满了许多有趣的故事。
天竺筷的名字,和杭州的天竺山有关。
天竺山分为上天竺、中天竺、下天竺,分别有三座寺庙,法喜寺、法净寺和法镜寺。在清乾隆年间,这三座寺庙的香火很旺。香客们在烧香后要吃素斋,人一多,寺庙里的筷子就不够用了。和尚们想了个办法,就地取材,把天竺山上跟筷子一般粗细的竹子砍下来当临时的筷子用。
筷子虽然做得简陋,香客们却很喜欢,吃完还把筷子带回家做纪念。他们觉得,这是菩萨庙里给的筷子,有佛祖的保佑,可以消灾祛病,增添口福。
当地的村民们也开始上山把竹子锯下来做筷子用。其中有一个潘山氏,用煤炉上面的工艺,将花纹烙在筷子上,并给筷子安上一个头,把另一头搓平,用古法染色把筷子的一半染成枣红色。这就是天竺筷的雏形。
“西方称我们的筷子,是我们东方的文明,是我们中国的第五大发明。那按照我看来,因为它比前面的四大发明还要早,是第一大发明。”
年过花甲的王连道对中国的筷文化有着深刻的研究。他是中国工艺美术大师,也是西湖天竺筷第五代省级非遗传承人。
“有机构研究发现,筷子的应用,可以牵动三十多个关节,五十多条肌肉,对大脑开发有好处。中国人心灵手巧,跟用筷子是有一定的关系的。”
讲到兴头上,他拿起一双筷子向我们示范。
“那么,同时我们一日三餐都在用筷子。但是,大家准确地使用筷子,可能没有人去研究过。我们用筷子的时候,不能拿得太短,也不能拿得太高,而这个筷子的使用,拇指抵到无名指,这支筷子是不动的。而动在哪里呢?动在上面三个手指所捏住的那支筷子。”
他从筷子的使用方法讲到阴阳学说和中庸之道,各种典故信手拈来。
他说“筷”其实是个新造词,出现于元明时期,更古的时候叫“箸”。
为什么会变成“筷”?这个故事跟船工渔民有关。箸与“住”“蛀”同音,而船家最忌讳“行船停住”、“船被虫蛀”,因此改“箸”为“快儿”,希望船能快行,能够顺利地打渔运输。
后来文人给“快”加了个竹字头,因为不少筷子是用竹子做的,“筷”由此诞生。
▷随着时间的推移,天竺筷的文化内涵日渐丰富。
到了民国时期,天竺筷可谓风靡大江南北。如今,杭州这座城市的人文景观和地域特色,都可以在天竺筷上看到。人们可以一边吃饭,一边欣赏西湖风景。雅趣十足。
王连道属于下海比较早的那一批人,在医疗器械行业里做得风生水起。早前他还从事过13年的金工。
同时,他也有一些小有成就的爱好,比如60年功底的书法、30年功底的篆刻。有个很有意思的细节是,就连办公的时候,他也一直用毛笔,一来是喜欢,二来是练手感。
“而这些东西,在我进入天竺筷这个领域以后,我充分发挥了这方面的特色。从某些设备的改造,包括天竺筷图案的设计。”
作为一个老底子的杭州人,他对家乡的文化产品尤其感兴趣。曾经创立的“杭州四宝”礼盒,包括天竺筷、王星记扇子、张小泉剪刀和西湖丝绸,获得了2000年西博会铜奖。
但他发现,和其他三宝比,天竺筷存在一定的差距,永远是一张老面孔,缺乏创新。
他想要改变这种局面。
筹备了几年后,他改组了天竺筷厂,亲自来做天竺筷。他做了很多工作,改造了生产工艺,使天竺筷的生产过程更加环保,给天竺筷设立了产品标准和发展方向。在创意设计上,加入更多与杭州相关的元素,使天竺筷的文化属性更加丰满。
即便在这个过程中,他亏损了好几百万,遭遇家人反对,嫌他折腾,他依然坚持着自己最初的想法。他说,这是老祖宗给我们留下的宝贵遗产,我会,就不要在我们这一代当中丢失掉。
让他欣慰的是,能干的女儿已经成为了第六代传人,全权负责天竺筷的经营。在新生代的“沿革”下,新的思路、新的模式、新的渠道已经初见成效。
文化的香火不会断绝,而这双独特的筷子,还有更多的故事能够讲给我们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