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启超说过:“今日之责任,不在他人,而全在我少年。少年智则国智,少年富则国富,少年强则国强,少年独立则国独立。”的确,人生路漫漫,我们要靠自己的力量去披荆斩棘,闯出属于自己的一片蓝天。而在此过程中,自立是我们踏上征途后所面临的必修之路。
那自立到底是什么呢?需要让我们在人生旅程中去必修呢。仔细观察,我们就会发现,自立是生活上的独立自主,心理上的健康强大,思想上的自尊自强。自立的生活表现在方方面面,也从方方面面影响着我们的成长和发展,唯有自立自强,才能赢得尊严与成功,将我们这些雄姿英发的青年一步步推向人生坦途。
而如今看社会现状,关于青少年缺乏自立力的事例、新闻像电影似的一幕一幕放映在眼前,让人意味深长:
镜头一:在车站售票大厅,吴先生天没亮就赶到火车站,给自己的孩子买票,排了好几个小时的队,票还没到手。在闲谈时,偶然得知原来他的孩子已经19岁了,多么惊人的数字,作为一个已经成年的人还怕自己买不了票?
镜头二:开学新生报到,一人在前,全家在后。办理各种繁琐的入学手续,仿佛成了家长们的任务。有的父母帮孩子填写入学表格,有的在烈日下排队等着交费,有的在向老师询问各种事宜。而报到的新生们,则百无聊赖地站在路边的树荫下若无其事地玩着手机,仿佛眼前这繁琐的报到程序都与他们无关。
镜头三:周女士每个月都会收到一个北京寄回的小邮包,邮包里不是礼物,竟是读大一的儿子的脏衣服,她将这些衣服洗干净后,还要打包寄回去。连衣服都不能洗,又怎能体谅父母的辛劳?
寒窗十载,衣带渐宽,抱着对大学的憧憬踏入大学校门,却连生活自理的基本能力都没有,这样的大学生又该如何在复杂的社会上立足?
缺乏自立的阴霾之下,又何止表现在大学自理方面。现在不少青年动不动抱怨破口大骂,拳打脚踢泄愤,满怀怨愤发牢骚。殊不知,这种行为寒了多少人的心。站在成年人的角度里要知道,世界并不是以你为中心,没有人有义务去照顾你的心情。
生活上的自理、心理上的健康,这些都能通过时间的过渡和自身的不懈而转变。但是对于我们来说,思想上的自尊自强才是根本。“一根不动,何动枝叶。”俄国的车尔尼雪夫斯基在《怎么办》中说:“我愿独立自主和按照自己的意思过生活;凡是我自己需要,我欣然接受,我不需要的,我就决不希求。”人是一根思想的苇草,思想是一个人的灵魂,当我们的思想自立、自尊、自强起来,那又有什么东西能够阻挡我们成功的脚步呢?
而青少年的自立,不仅需要父母的放手,面对社会“学而优则仕”观念的转变,教育重理论轻实践的破除,也需要自身学会抵制各种诱惑。这不仅是对自己的负责,更是对家人和社会的尽责。
自食其力,生活是美好的,卑躬屈膝,生活是酸苦的。让我们学会自立,绝不沾染社会的渣尘,学会自强,决不让自己作他人的笑谈。唯有自强自立,志存高远,走过这人生的必修之路,才能让“自立”之风洒满“新时代”,撑起属于自己的一片蓝天!
文/孙启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