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10.04周一晴Day278
“志道乐学·国学经典” D420
《孟子》告子下
九
【原文】
孟子曰:“舜发于畎亩[1]之中,傅说举于版筑[2]之间,胶鬲[3]举于鱼盐之中,管夷吾举于士,孙叔敖[4]举于海,百里奚[5]举于市。故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6]益其所不能。人恒过,然后能改。困于心,衡[7]于虑,而后作。征[8]于色,发于声,而后喻。入则无法家拂士[9],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
【注释】
[1]畎(quǎn)亩:田间,田地。
[2]版筑:筑墙工作。
[3]胶鬲:人名,周武王贤臣。
[4]孙叔敖:人名。
[5]百里奚:贤人。
[6]曾:同“增”。
[7]衡:通“横”,指横塞。
[8]征:表征,表现。
[9]法家拂士:法家:有法度的大臣。拂:假借为“弼”,辅佐。拂士:即辅佐的贤士。
【译文】
孟子说:“舜是在田地间兴起的,傅说是在筑墙的时候被提拔的,胶鬲是在鱼盐贩子中被举荐的,管仲是从狱吏中被提拔出来的,孙叔敖则是在海边被发现的,百里奚是在闹市中被举荐的。由此可见,上天要将大任交给这个人,一定会先折磨这个人的心志,疲乏这个人的筋骨,饥饿这个人的体肤,穷尽这个人的体力,让他的每一个行为都无法如意,这样才能够撼动他的心思,才能够让他的性格坚韧,才能够增加他没有的才能。人只有犯了错误,然后才能够改正;心受到了限制,思想受到了阻碍,才能够发愤图强;表现在脸上,抒发在言语,然后才能够让人了解。对内没有遵纪守法的大臣和士人,对外没有威胁国家生存的外患,这样的国家迟早会灭亡。然后就会知道忧患让人生存、安乐让人灭亡的道理了。”
【解析】
这是孟子最具有代表性的一篇,鼓励人们从患难中奋起,在艰苦的环境中苦练自己的心志,要有忧患意识,不可贪图一时享乐。本篇中“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更是成了人人传诵的千古名言。
十
【原文】
孟子曰:“教亦多术[1]矣,予不屑之教诲也者,是亦教诲之而已矣。”
【注释】
[1]术:方法。
【译文】
孟子说:“教育的方法有很多种,我不屑于教他,也是对他的一种教诲方式。”
【解析】
教育的方法有很多种,不教于人也是教诲人的一种方式。如果在不受人教育的情况下,这个人还能够奋发图强,这也起到了教育的方式;如果这个人无法感悟,那么再多的教育也没有任何作用,和没有教育一样。所以,教育的方式再多,也不如自己的领会和坚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