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娲,中国上古神话中的创世女神。
又称娲皇、女阴、女希氏、风里希、凤里牺,史记女娲氏,是华夏民族人文先始,是福佑社稷之正神。
她是中国历史神话传说中对万物救助巨大的一位上古女神,蛇身人首。相传她是华夏族的母亲,她慈祥地创造了生命,又勇敢地照顾生灵免受天灾,是被民间广泛而又长久崇拜的创世神和始母神。她神通广大化生万物,每天至少能创造出七十样东西。
传说女娲制造了叫一些叫笙簧、瑟、埙的乐器,于是人们又奉女娲为音乐女神。记载中她替人类建立了婚姻制度,使青年两性相互婚配,繁衍后代,因此也被传为婚姻女神。
先秦文献古籍《楚辞》、《礼记》、《山海经》、《淮南子》和秦汉以来的《汉书》、《风俗通义》、《帝王世纪》、《独异志》、《路史》、《绎史》、《史记》等史料都有关于女娲的记载。在整个古文化系列中占有重要地位,是人类发展史和民俗研究的重要组成部分。
《楚辞·天问》中说:"登立为帝,孰道尚之?女娲有体,孰制匠之?"(东汉王逸注:"女娲人头蛇身。一日七十化。其体如此,谁所制匠而图之乎?")
《山海经·大荒西经》:"有神十人,名曰女娲之肠,化为神,处栗广之野,横道而处。"(东晋郭璞注:"女娲,古神女而帝者,人面蛇身,一日中七十变。")
《说文解字》有记载:"娲,古之神圣女,化万物者也。"
《太平御览》卷七八引《风俗通义》中说:"俗说天地开辟,未有人民。女娲抟黄土作人,务剧,力不暇供,乃引绳于泥中,举以为人。"
而现在的女娲姓,即是出自上古三皇之女娲大帝,属于以先贤名字转意为氏。女娲之后,社会逐渐由母系氏族社会转向父系氏族社会,其部族民众中有以女娲之名为姓氏者,称女娲氏,是非常古早的原始五氏之一,今在中国北京市东城区、海淀区一带有零星分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