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起来,爱读书这个习惯其实是一直都有的,在小学到大学期间,在同学中我一贯有着“文艺骚年”的美称。但要说到读书真正带给我的质的变化,还是要感谢2015年的一些人和事,让我感悟很多、成长很快,这些经历让我能静下心来好好的读书,也更能体会读书的意义和思考的力量。
过去的半年,陆陆续续读了50本左右的书,感悟很多,收获也很多。本着“阅读、思考与分享”的心态,遇到一些喜欢的句子,我也会在微信朋友圈里发个状态分享,一方面是与大家分享,另一方面也是当做读书笔记。这期间,读书本身的收获有一些,分享交流的收获也有一些,中间也有一些有趣的故事。我觉得有必要总结下这半年来自己的读书心得,以及读书给我带来的心态的变化,以及遇见简书的心路历程与相见恨晚的激动之情。
一、读书心态的变化
"世上有味之事,包括诗、酒、哲学、爱情,往往无用。吟无用之诗,醉无用之酒,读无用之书,钟无用之情,终于成一无所用之人,却因此活得有滋有味。"--周国平
静下心来读书的这半年,单纯是读书的心态就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从最开始纯粹的炫耀心理,到激烈论战与舌战群儒,再到最后的沉默和自省,读书这个习惯,确确实实让我有了很大的变化,尤其是心态方面。
1、炫耀阶段
在这个阶段,读书只是被我用来“炫耀”的。最开始读书的时候,拼命的想让别人知道,生怕别人不知道我又读书了,内心满满的都是“你看我多牛逼,我读了一本书哎!”这种想法。所以,一本书刚拿到手,就开始发朋友圈,然后不停的刷朋友圈,看有没有人回复,如果有,心情立马大好,就把书抛到一边,开始与他讨论起来;如果没有,内心又是满满的失落感,忍不住的一遍又一遍的去看手机,去刷朋友圈。
在这个阶段,其实我浪费在刷朋友圈上的时间,比读书本身还多!读完一本书,除了满足自己盲目炫耀的虚荣心外,到底有多少收获,其实不得而知。
2、论战阶段
在这个阶段,开始能把书读进去了,对书的内容也有了更深的理解。遇到喜欢的句子依旧发到朋友圈,其实内心里已经搬好了一个小板凳,抖着腿嘚瑟着:“你看这句话多好,快来和我讨论啊!”
但是,往往一本书每个人关注点不一样,每个人喜欢的话可能不一样,而且,即使是同一句话,每个人的理解也不一样。
于是,在朋友圈和朋友吵啊、争论啊、“舌战群儒”啊,浪费了很多的时间,但到头来却发现,说服一个人是多么的难,毕竟每个人的人生观和价值观不一样。直到我读到这句话:“对于别人的话,你可以不认同,但必须尊重,而且应该认可他们表达自己思想和说话的权利。”这时我才恍然大悟,我不但得了说教的毛病,而且思想上已经在尝试“专制”,想把自己的想法和理解强加给别人,容不得别人的想法与你不一样,这种趋向太可怕,万万要不得。
于是,经过思考和反省,我开始明白,读书的意义,在于沟通和交流思想,正因为每个人的理解和想法不一样,通过思想的碰撞,进而加深理解和开阔眼界。
3、沉默阶段
在这个阶段,我开始进入默默看书的状态。尤其是,经过论战阶段,同时随着读的书越来越多,我开始越来越习惯沉默。因为,感觉好多人并不懂你为什么发这句话,或者对这句话的理解与我的理解并不完全一致,如果去争辩和解释,将又无休止的陷入“论战阶段”,只是浪费时间。
这期间还有一些有趣的故事,比如,我从“文艺哥”变成了“鸡汤哥”,又从“鸡汤哥”变成了“段子手”,最后我索性变成了沉默者,其实心里想的是:“我不想说了,你们都不懂我”。
微信朋友圈发出去一句书摘,除了少部分读过这本书的朋友,或者对这句话的理解与我比较一致的,还会戏谑的称我为“文艺哥”,大部分的人开始慢慢的称呼我为“鸡汤哥”,尤其是经过我那么条微信状态的狂轰滥炸之后。因为,大家已经似乎开始习惯了我的这种发文的习惯,或者对这类话失去了新鲜感,这些话最初带给他的那种震撼和激励作用也已经慢慢消失。尤其是绝大多数人在看完这些话,并没有去改变和行动,所以这些话并没有给他带来真正的帮助,好多人就把这些话归类为“鸡汤”了。
也就是在这个阶段,让我深刻的明白,真正懂你内心的只有你自己。于是,我开始默默的看书,而且越来越习惯沉默。
4、自省阶段
在沉默了不到一个月之后,我发现我开始憋不住了,忍不住的想与别人分享,迫切的想找人讨论和交流。因为,人是社会性动物啊,有迫切的社交需求和沟通交流的欲望啊!尤其是读到一本好书,与别人讨论和交流,不但能加深认识,还能享受传播和分享的乐趣。
从这个阶段开始,我开始认真的考虑一个问题:读书到底是有什么意义?或者说,我们到底为什么读书?
直到我读了《少有人走的路》《非暴力沟通》《乌合之众:大众心理学研究》,以及《裸猿》《人类动物园》《亲密行为》《第三种猩猩》《自私的基因》等书之后,我才明白问题不出在我身上,也不是书不好,更不是我不该分享,而是我(人类)心理层面的问题。
虽然人是社会性动物,迫切的需要沟通和交流,但人的内心终究是孤独的。想要一个人打心眼里去理解另一个人的心情,是一件多么不可能的事情啊!同时,想要把一个人的想法,比如我对一本书的理解或人生的感悟,强加给另一个人,也是不可能的。
从这开始,我的心态慢慢的变成了“你不懂我,我不怪你”,而且,我也开始慢慢的去倾听别人对同一本书不同的理解,不但开拓了自己的思路,而且交到了很多朋友!
同时,也是在这个阶段,我明白了读书不能有功利性心理,读书是我们人类心灵迫切的需要,一本书就是一个世界。不读书你只活一遍,活在眼前,当下,身边;读书,你活千万遍,活在天涯海角,活在过去未来。
二、逃离微信与遇见简书
社交网络最可怕的地方在于把光阴虚度得好像很充实。——汤告鲁斯
在经历了上面“炫耀、论战、沉默、自省”四个阶段的心路历程后,我开始习惯了一个人安静的默默读书。而且那些浪费在微信朋友圈的时间,迫使我真正的开始思考为什么读书以及如何有效的分享。
尤其是当我认认真真摘抄的书摘,被当做“鸡汤”时,我知道我该离开微信了。最开始我的内心还是这样想的:“这个是鸡汤么?那这个呢?”,那时候,其实我的内心的独白是这样的:“你在逗我么?你能找到这么高端的鸡汤么?”
但我是个爱较真的人,并不满足于“自嘲”。当我发现这些名著的精华全部都成了鸡汤,那说明哪儿出了问题了。但到底哪里出问题了?是这本书不好,抑或是我摘选的不好?
直到我接触到“有效人际关系”这个话题之后,才真正明白问题所在。
微信上现在用户太多了,每天朋友圈上的信息也太多了,尤其是现在微信朋友圈被各种代购、转发等信息覆盖,别人有可能根本注意不到你发的的状态,而且大家又很忙,甚至不能静下心来好好的看一篇文章,所以我想,微信已经不适合做读书笔记,更不适合做读书分享了。
告别了微信,我分别到了豆瓣、知乎等社区,但我发现,豆瓣栏目变得太多太纷杂,只适合看看书的评分和书评,并不适合写写文字与交流分享。而知乎呢,已经被一群“鸡汤哥”、“段子手”、“机灵帝”占领了,也不是我真正想要的。
就这样寻寻觅觅了大半年,直到2015年底,我遇到了简书,那种心情用相见恨晚来表达,恰如其分!简书以其简单的风格,易于编辑的模式,以及“交流故事,沟通想法”的主题都深深吸引了我。尤其是驻扎在这里之后,我被这里友好、包容的的氛围深深感动了,你的一句回复都可以获得别人的认可,你的一篇读书心得,也能引来无数的点赞,就在那时候,我知道,就是它了!
于是从那一刻开始,我决定扎根简书,继续与大家一起“阅读、思考与分享”,自我成长的同时希望也可以影响到他人,就像一颗种子,从微小长成参天大树,拥抱天空,并把树荫洒向大地。
阅读经典的真正作用是增进内在自我的成长,深入研读经典不会使人变好或变坏,也不会使公民变得更有用或更有害。心灵的自我对话本质上不是一种社会现实,经典的全部意义在于使人善用自己的孤独,这一孤独的最终形式是一个人和自己死亡的相遇。——《西方正典》
2016-1-13 夜1:31
by Dawil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