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导游及其他
一个优秀的老师,要想办法把自己的思想装到学生的脑袋里;一个优秀的导游,要能把别人口袋里的钱装到自己口袋里。
刚见到阿萨导游的时候,对她印象特别好。娇小玲珑的川妹子,口才出众,谙熟越南的风土人情,能在囯际大形势框架下讲述中越关系的过去、现状与未来。我听讲的过程中一直惭愧:自己备课也应该下这样的功夫!她深谙人性,给游客讲到二八定律,即生活中遇到好人和坏人的比例问题,讲旅游的好心态,出来玩,参团,就是一个小组织,导游就是主心骨,讲当时沸沸扬扬的游客投诉导游的案例,说双方应多些理解,让游客接纳她的各种营销行为,直言不讳自己抛家弃子,远渡重洋不是到越南做间谍,而是为了挣钱,为了更好的生活。她需要推销,需要挣提成。每到一处购物中心,发现有购买意向的游客赶紧盯住不放,并通过各种挤眉弄眼示意店里的导购,锁定目标不放松,走哪跟哪,直到游客掏钱为止。
五天游玩时间,我们去了砗磲馆,乳胶产品馆,沉香馆,一天多的时间都花在这上面了。
我没有见过砗磲(砗(chē)磲(qú):海洋贝壳中的最大者,直径最大者可达近2米。贝壳可作首饰,是佛教七宝之一),也没有见过沉香,都当开眼界了。第一次去砗磲馆没经验,想着凑近柜台欣赏欣赏展品,哪知道被视作有购买意向,店里的导购一直围着转,楼下跟到楼上,不得安生。外甥看中了一个手链,说可以打折优惠,花了一千多块人民币才算了事。我后来的感觉是,导游事先跟导购做过研究,盯谁不盯谁也是提前备过功课的。
第二次去乳胶工厂,阿萨换了深紫色口红,说自己一晚上没睡好,砗磲馆销售额垫底,说她这最好的导游没有得到“家人”的善待,她很伤心难过,完不成销售任务,“无脸见爹娘无脸见女儿”。有一家浙江的亲友团大约四五人被阿萨感染,购了两套乳胶床垫、枕头、靠枕,花了将近三万块人民币。妹妹说自己要捎回去几套枕头,我则获赠了一个深蓝色U形枕,预备开车的时候戴着,缓解颈椎疼痛。现在这个飘过洋渡过海的颈枕还在车上放着,钓鱼人每每嘲笑说,这枕头可是出过国的。他一直说这颈枕产自广西,转了一圈又回来了。
没到芽庄之前,导游再四提醒,越南最大的党派是越共,第二大党是飞车党。出门要把背包放在前面,路上不要玩手机,这些东西随时都不属于你。但到了当地,感觉没有这么骇人听闻,一切还算正常。上下班时的摩托车流真是壮观,每天好像都在上演着很多年前我们国家春节时摩托车队返乡的场景。
经过一周奔波,终于回到萧山机场的时候,每个人都忙着照看行李,照顾孩子,没有人跟阿萨说再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