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叶总关情,甘心老是乡

宋代点茶

茶香悠悠是一种清福,茶情漫漫是一世难忘。当岁月变迁,往事随风,李清照在《金石录后序》中回忆自己与丈夫赌书泼茶的场景时,情牵往事,泪落如珠,感叹要是一直过那样的日子该多好。

李清照出生在一个幸福的家庭,父亲李格非是进士出身,苏轼的门生,官至提点刑狱、礼部员外郎;母亲是状元王拱辰的孙女。书香门第,家学深厚。她少时聪颖,更是以一首《如梦令.昨夜雨疏风骤》名震京师。

如梦令.昨夜雨疏风骤

此时的闺阁少女李清照17岁,家境优越,每日可读书作诗,过着天真无忧的小姐生活。

春之海棠

18岁时,李清照与时年21岁的太学生赵明诚在汴京成婚。二人志趣相投,彼此欣赏,婚后夫妻感情很好。但当时的赵明诚还只是在太学读书,并没有独立的经济能力,他们生活很简朴。每当初一、十五,赵明诚告假回家与妻子团聚,他们经常去热闹的相国寺市场游逛。看到喜欢的碑文、古籍,便会买下来。当银两不够时,二人还会典当衣物。

一剪梅.红藕香残玉簟秋

生活虽然清简,但二人自得其乐,常常将买回的东西放在桌子上,相对展玩咀嚼。

25岁时,朝廷党争愈演愈烈,李、赵两家均受牵连,难以留居京师。李清照随丈夫回到了青州的乡下老家。

李清照面对当前的田园生活,并没有沮丧。她根据陶渊明的《归去来兮辞》,将居所命名为“归来堂”,自己取号为“易安居士”。

傲雪红梅

有人说“喜欢是声色犬马一晌贪欢;爱是过尽千帆温酒煮茶共杯盏;可锦衣绸缎,可粗茶淡饭,可遍尝人间,可归老山川。”对于审容膝之易安的易安夫人,或许有丈夫爱人在身边就满足了。

屏居乡里十年,生活安静而恬美。加上丈夫被朝廷启用,做了太守,有了俸禄,衣食有余。他们开始整理收藏的金石、碑文等,并勘校、誊写、札制成书。

李清照的一生仿若四季之春冬。春如海棠,温暖芳香;冬若腊梅,傲雪绽放。

在李清照所有的文学作品中,最喜欢的,就是李清照在《金石录后序》中写的赌书泼茶的生活片段:

“余性欧强记,每饭罢,坐归来堂,烹茶,指堆积书史,言某事在某书某卷第几页第几行,以中否决胜负,为饮茶先后。中即举杯大笑,至茶倾覆怀中,反而不得饮而起,甘心老是乡矣!”

[ 译文 ]

我天生博闻强记,每当饭后,一起在归来堂烹茶,指着堆积的书史,赌某一典故出自哪一本书哪一卷哪一页哪一行,猜中的先喝茶。我每次都能猜中,有一次太开心了,不小心将茶倒在身上,反而茶喝不上一口。现在想起来,那时候真幸福,如果一直过那种日子该多好!

喝个茶,读个书,能如此欢乐的,也是前无古人、后无来者了。每每读这段文字,那盈盈笑声仿佛能穿越时光,透过纸背,让人莞尔一笑,幸福就是这个样子呀。

在那时,茶是他们生活中的陪伴;在之后,茶中含有李清照一生难忘的情。一叶总关情,甘心老是乡。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社区内容提示】社区部分内容疑似由AI辅助生成,浏览时请结合常识与多方信息审慎甄别。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